在看到大咖們推薦奇特的一生這本書時,我對它的仰慕猶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看完了它會有質的飛躍,有醍醐灌頂的感覺,可是,可是在我滿懷期望的打開看時,立刻被征服了:柳比歇夫這個人太厲害了,在他的一生中完成了多領域的著作,效率和精力在他的身上有增無減,然后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繼續讀下去,但是一直到最后,我才發覺這相當于柳比歇夫的工作自傳.我并沒有感覺到質的飛躍,我只是在自我時間管理上又獲得了一個新的參考對象,失望,帶著這種心情,我又不甘心的翻開隨書贈送的幾位名人寫的這本書的讀后感,這才有點收獲感,都是關于時間管理的總結。
那么我現在也感觸一下自我時間管理,自我們從學校出來再也沒有專門的大把時間去學習,工作后我們有的走向是八小時工作制,有的幾乎每周都要加班到十一點才能回家,此時的你已感覺被掏空,沒有再多的精力去思考去學習提升自己的事了,那么在這樣的狀況下我們能做的就是上下班路上的時間了,我們不要讓自己每天在上下班的路上讓自己的腦細胞吸收沒有積累的信息,平時參加活動你一人等人的時間了,算下來每天也有1小時到三小時的時間了,每天有三個小時的時間去學習你想學習的東西那也是不小的積累了,這里編程藝術創造不適合,這些都是需要專門的時間去學習的。
最后,我承認我錯了,碰到熱銷的書我可能還會買回來在不能窺到它的內容時。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