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家長,我們總是以大人的身份自居,總想教導孩子,你要這樣那樣,不要那樣這樣。
我們總是仗著大人的權威以為自己是對的,孩子就要聽我們的。
可是當我們停下來以平等的身份看看孩子,停下我們的指手畫腳,停下我們的批判和期盼,好好地審視一下自己與孩子的關系,我們會發現更多的時候需要學習的是我們,孩子才是我們的老師。
記得有個周末,我和老公和兩個孩子如約一起去華僑城的一個餐廳和朋友見面吃飯。
下了地鐵站,老公去看了地鐵站附近的指示圖,說我們應該往回走一點,然后再順著馬路往里走。而我則覺得應該直接向前走,而老公堅持他的路線是對的,于是我們就按照他的路線目的地走了。
下午將近七點的樣子,天有些黑了,我們大概走了十分鐘的樣子,還沒有看到餐廳的影子,小兒子走累了,也鬧著要我抱他,我也開始急躁了,心里頭的法官也開始跳出來評判了,一個勁兒地抱怨老公:“你看你帶的路,走了這么久都沒到。我都累死了,我都說要往那個方向走的……”
我的一路抱怨讓老公很是郁悶,不說話,悶著頭的往前走。我更加生氣!
這時候,九歲的大兒子則平靜的對我說:多走些路沒什么呀,你就當鍛煉身體了,你平時不是很關注你的微信步數嗎,這下你的步數一定很高了!然后他一邊走一邊跳,還自編自唱“鍛煉身體,走路多身體好,走路多身體好!”
那一刻,我被鎮住了,他的話語和表現就像一盆水澆在了我的頭上,心中的怒火被澆滅了,抱怨也被沖走了。
我突然間意識到,他是對的!
是啊,我在著急什么呢?為什么一定要急著到達目的地,而不是慢下來欣賞和享受過程?
意識到自己的問題以后我開始轉變心態,拉著兩個孩子的手和他們一邊跳一邊走,一邊抬頭看看路邊經過的高樓大廈的名字,感受夜幕降臨時城市的變化,一路輕輕松松地到達了餐廳。
所謂的累和怒都已煙消云散!等我們花了差不多半個小時到達餐廳的時候,朋友也才剛到,他們說這里真的有點偏,他們也差不多走了半小時。
那天我一直在想一個問題:為什么孩子可以以平和的心態去看待一件事情,而我們卻動不動就心急火燎,怒火中燒。
我們究竟在急什么?我想起我常常催著他快寫作業,快點穿衣服,快點吃早餐,他一慢下來,我就心慌,心不安,總覺得慢下來會錯過什么!
我對他說的每句話都恨不得加上兩個字:快點!
我們為什么不能以孩子的心態去看問題?
我們處心積慮地制造著焦慮和慌張,事實上并沒有什么地方要著急趕去,生命自會按照它本有的進程和規律步步推進,慌張和焦急并不會推加快事情的進展,只會讓結果更糟!
想起那天如果我繼續煩躁和抱怨,等待我的一定是和老公的一頓大吵和聚餐的不歡而散。是孩子及時地拉住了我,是孩子讓我停下來,幫我趕走了焦躁和不安,是孩子讓我感受到慢下來有多美好!
是時候停下來向孩子學習了,像孩子一樣慢慢地去感受每一個過程,享受每一個美好的瞬間,不急不躁,簡單純真,慢慢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