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墨菲定律”、“帕金森定律”和“彼德原理”并稱為二十世紀西方文化三大發現。如果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方式去做某件事情,而其中一種選擇方式將導致災難,則必定有人會作出這種選擇。我們在生活中,科學實驗里,還是其他大大小小的雜事,只要你感覺有可能出錯,最后十有八九會出錯,這就印證了墨菲曾經開的那句玩笑話:“如果一件事情有可能被弄糟,讓他去做就一定會更糟。”
墨菲定律的延伸
任何事都沒有表面看起來那么簡單;
所有的事都會比你預計的時間長;
會出錯的事總會出錯;
如果你擔心某種情況發生,那么它就更有可能發生。
2
1)物理學來解釋
墨菲定律背后的科學解釋就是宇宙的嫡增現象。通常認為,我們的宇宙目前處于膨脹狀態,在這種狀態下,事物傾向于轉化成雜亂無序且平均分散在空間的微觀粒子及熱輻射,這種無序性增強加大就稱為熵增。而通常人類活動的目的是建立集中的、有秩序的事物,這與整個宇宙的自然規律是相反的,所以無論是說大自然的懲罰也好,說違反客觀規律的代價也好,墨菲定律這種破壞有序事物的定律就是大宇宙環境自然規律的體現。
2)從概率學來解釋
發生任何事情都是有概率的,如果事情變壞的概率是大概率事件,那就肯定很快會發生。如果事情變壞的概率是小概率事件,那么如果只要有足夠的時間,也肯定會發生。墨菲定律告訴我們:你預感事情會變壞,事實真的會變壞。
為什么預感變壞容易真的發生,這很好解釋,因為世界是混沌的,復雜的,無序的,熵增的,而人類非要把無序變成有序,就需要很多條件支撐,才能形成一個系統,在這個系統里充滿的無數個變量,只要有一個變量出現問題,系統就可能損壞甚至崩潰。
自然界就是這樣,充滿了隨機事件,偶然的未必都是小概率事件,而小概率事件必定是偶然的,但必然的是:小概率事件必然會發生,小概率倒霉事件的疊加會導致大概率錯誤發生,充滿了宿命的數學命題。小概率事件必然發生給人們的啟示,不是讓人們整天患得患失、杞人憂天,而是要讓人們知道世間萬事萬物充滿變數,道理最接近于“一切皆有可能"。
從概率學的角度墨菲定律成立的兩個條件:事件有大于零的概率;樣本足夠大(比如時間足夠長,人數足夠多等)。少了這任何一個前提,墨菲定律就不可能實現。
3)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解釋
如果你老擔心一件事情會失敗,如擔心、惶恐等,自然從心理上就會緊張。事實上,“越怕出錯,越會出事”的就是在形容一種對難以預料或無法控制之事的恐懼或擔憂,是一種展示負面心理暗示作用的心魔。
負面心理暗示會對人的心態及行為造成不良影響。美國斯坦福大學的一項研究表明,人類大腦里的某一圖像會像實際情況那樣刺激人類的神經系統。如果人們常被這種心態侵擾,人為發生事故的“小概率”很可能立即無條件地變成“大概率”。
3
如何規避墨菲定律?
1)風險可控事件:就是通過個體或者組織的準備和努力基本可以控制事件的發展,降低事故的發生概率。例如我們可以通過認真檢查檢修飛機,減低飛機事故的發生概率。
2)風險不可控事件:就是通過個體和組織的準備和努力也非常難于規避風險,事故的發生具有隨機性和不確定性。保持一顆自信積極的平常心,頂級高手的對決不是技術對決而是心態對決,誰能夠發揮穩定誰就能穩操勝券。
結語
墨菲定律是一種客觀存在。弱者把它作為失敗的借口,而強者則把它作為警鐘。要在企業管理、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防范墨菲定律可能導致的惡果,我們必須從行為、機制、環境等諸多方面入手,而對其在思想心理上的重視必須要放在首位。容易犯錯誤是人類與生俱來的,當你妄自尊大時,“墨菲定律”會叫你知道厲害;相反,如果你承認自己的無知,“墨菲定律”會幫助你做得更嚴密些。要打破墨菲定律的“詛咒”,就要有堅定的自信,穩定的心態,積極的心理暗示,以肯定式的語言做表述,對自卑感等負面情緒或不良念頭采取零容忍策略,一旦察覺立馬打消。充分發揮自身潛力,勇敢面對,始終以正面,陽光的心態面對學習,工作,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