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據說一個職業公號者的日常是:
每天日更(當然基本都是復制粘貼,幾無原創),然后鉆進上百個群,群發文章。獲得一份穩定的收入。
但這是因為兩年的積累,獲得兩萬專業粉絲,所以收入等同于一般工資。
但是,如今這種好日子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因為,把公眾號文章狂轟濫炸地投入微信群,會經常引起反感,被請出群。
即使不被清理,文章也很難被點開。
2年前,發個公眾號文章到微信群,可是很新鮮的。點開者眾多。
所以審美疲勞這件事,也適用于公眾號文章。
何況有志青年們還不屑于復制粘貼。
但你并非才高八斗,
日記流水賬一樣無用無趣的文章,
有人看嗎?
有人揭露行業現實:
粉絲不過百,閱讀量兩位數的是絕大多數。
所以指望極速發財,是不現實的。
當個兼職,練練筆,提高能力是比較合適的。
那么問題來了,文筆練好了,你就一定能掙錢?!
悲慘的現實是:不能再光賣文章了,因為純碼字者的紅利期差不多已經過去!
現在大咖,偽大咖們,都跑出來開寫作課,證明都著急變現。
帶出一大批徒子徒孫,硬生生把可以掙錢的寫作攪得爛大街。
想想股市,在大家恐懼時入場,瘋狂時退場!
當連菜市場賣菜的大爺都開始談論公眾號寫作時。
你還能相信至少5年的紅利期嗎?
以后的發展趨勢,我大膽預測一下。
是這些人可以活得滋潤:
1.公眾號配合微店;
2.公眾號出書;
3.公眾號微課;
4.公眾號結合線下實體;
5.公眾號結合線下活動。
單純靠公眾號發廣告掙錢的,肯定也有,但得要非常棒的寫作和整合能力才行!
目前來看,公眾號配合微店、公眾號微課變現能力最強。公眾號出書雖有很多,但基本不掙錢。
公眾號結合線下實體和線下活動的,有很多。但是多為線下實體店開公眾號,線下活動方辦公眾號。一言以蔽之,新媒體基因先天不足,容易使公眾號淪為擺設。故變現能力很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