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龍說過:
我不怕練過一萬種腿法的,就怕一種腿法練一萬遍的。
這話樸實且正確,放在商業世界里,也同樣適用。
任正非就說過類似的話:
聚焦主航道,才能賺錢。
做生意有三個境界:
- 賺錢
- 賺大錢
- 持續的賺大錢
今天,給大伙介紹金錯刀的爆品戰略,說的就是這第三個境界。
1.什么是爆品?
爆品,簡單說就是打爆市場的口碑產品。
- 第一,它要打爆市場
- 第二,它是靠用戶口碑打爆市場
一些公司靠一款單品打爆市場,甚至可以一年干到十個億。
舉個例子:
北京有個餐館,叫麻辣誘惑。單靠賣小龍蝦,一年干了4個億。他的小龍蝦與眾不同,是花了半年時間找了十三個省市,才終于找到的干凈衛生的白鰓小龍蝦。99元十只,很多人買單,并且愿意復購。
為什么這個時代用一個單品打爆市場變得這么重要了?為什么互聯網時代我們一定要做爆品呢?
因為互聯網和流量。流量就是客流,客流是一切生意的本質,我們做所有的生意,本質是要獲取流量。在傳統規則下,只要我的牌子夠大,廣告夠大,明星夠強,流量就滾滾而來。但是,在互聯網時代,流量遵循完全不一樣的、非常重要的、很殘酷的法則:頭部法則。
頭部法則:在互聯網時代,你一定要占據第一行,或第一屏,你才能生存。比如:天貓上買東西,假設你要買西裝,你先搜個西裝,然后按照銷量排序,你會發現,第一行一般是第二行的1到10倍,第二行是第三行的1到10倍,第四行、第五行就不多了,再往后甚至會變成0。
你的產品只有煙花夠大,用戶才會選擇,而且只這一個。如果你有50個煙花,但都不大,雖然占有很大面積,但沒人看得見,不是爆品,在互聯網時代,就被淹沒了,就看不到了,50個煙花都看不到了。你只有放一個大煙花,Bang!用戶才能看得到。
2.怎么打造一個爆品?
爆品背后是一種思維的革命:
- 工業時代,一切以公司為中心。公司生產的東西把它賣出去。
- 互聯網時代,一切以用戶為中心。抓住用戶價值鏈。
據此,金錯刀老師提出了一個爆品金三角法則:
1、痛點法則(用戶):找到用戶的強痛點,因為沒有痛點,就沒有買賣。
2、尖叫點法則(產品):你的產品一定要讓用戶尖叫,用戶看到你產品不能尖叫一下,不能有點特別的感受,你都進入不了用戶的視網膜。
3、爆點法則(營銷):讓用戶參與,來打爆市場,甚至讓粉絲來傳播。
當然,痛點可不是那么好找的,找痛點有三個大坑:
第一大坑:貿然殺入新品類
大部分公司死亡,都是因為殺入了新品類。很多人不想做跟大家競爭的事情,或者為了創新而創新。比如做水杯,你做馬克杯,他做咖啡杯,我能不能做一個牛角杯。
洗車是一個傳統品類,但是上門洗車,就是一個新品類,但是目前看來,上門洗車大面積陣亡。
第二大坑:偽痛點
找到真痛點,需要我們放下小我,放下我們的傲慢,你要彎下身段,來看到用戶真正最痛的那個點。真痛點一定是用戶出發的。
在汽車領域,咱們每次關車門的時候,噗,這個聲音,這個聲音是人家研發出來的,他們研發出不同的聲音,看哪個能夠給客戶帶來信心。這就是從用戶出發。
類似的還有,ATM出鈔機。嘩嘩嘩的聲音,也是模擬的,期初是沒有這聲音的,好多人取錢嫌慢,就著急,模擬出這種聲音,告訴客戶,別急,嘩嘩嘩,錢來了。即便你取一百塊錢,那聲音也是嘩嘩嘩,感覺是在吐一百萬的那種感覺。
第三大坑:把用戶當傻叉
一定要對用戶謙卑,一定不能傲慢。體驗大于一切,認知在體驗面前,是弱爆了的。你別想靠著廣告去忽悠別人的認知。過去品牌是靠營銷出來的,現在品牌靠口碑。
你要換一種思維,不要老站在企業的角度想,我在做什么,我多了不起,而要站在用戶的角度想,能給他什么,讓他感受到了什么,讓他能夠展示些什么,讓他能夠看見什么。
3.爆品的核心邏輯和本質
互聯網放大了每一個個人的能力,所以爆品的核心邏輯是,要彎下腰,謙卑的去發掘每一個客戶最基本的痛點,這些痛點要真實,覆蓋群體要足夠大。發現了痛點之后,找到解決方案,還要做到尖叫,要讓他感動,再讓大家參與進來,一塊做傳播,一塊做品牌塑造。
做多是本能,做精是本事。克制自己那個老想做多的本能,找到你的最強能力,把它練就成一個一針捅破天的能力。廣告時代,標王時代,明星時代已經是昨日黃花。每個人也是一樣,單點上一定要夠強、夠極致。
彼得蒂爾在《從0到1》里講過一個冪次法則:
我們過去以為這個世界是正態分布的,所以把資源配置得正態。
但是實際上這個社會是冪次分布的,即所謂二八法則。
只有個別產品能賺錢,只有個別企業能賺錢,只有個別人能賺錢。所以,打造爆品就是要成為頭部,爆品是這個時代做生意的第一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