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自信地認為,他們是一心多用(multitask)的行家里手 - 總是能得心應手地同時處理多個任務。事實真是這樣嗎?
我們的大腦不是為多任務狀態構建
我們的大腦只能一次專注一件事情,過量的信息轟炸會使我們大腦的運行速度變得越來越慢。
麻省理工學院的神經學家厄爾·米勒認為,我們的大腦『并不能很好地應對多任務狀態... 即使我們實際身處多任務工作模式。我們所做的只是從一項任務快速地切換到另一項任務而已。更重要的是,每當這類事情發生的時候,我們的大腦都會為此付出相當大的代價。』
持續不斷地任務切換很有可能促使不良習慣的形成。每當我們完成一個小任務時(發送一封電子郵件、回復一條短消息或者發出一條推文),我們就會分泌出少許多巴胺 - 一種獎勵給我們自己的荷爾蒙激素。我們的大腦喜歡這種激素,所以,我們在其鼓勵之下,持續不斷地在多個小任務之間頻繁切換,從而讓我們得到了短暫且即時的快樂和享受。
這種情況構成了一個危險的反饋循環,讓我們覺得,我們正在完成數量眾多的任務,然而實際情況并非如此(或者至少不需要非常多的批判性思考)。事實上,甚至有人反倒認為,頻繁地查看電子郵件、Twitter、Facebook 等,幾乎就是一種神經性疾病。
多任務狀態降低做事質量和效率
多任務狀態會讓整理思緒和過濾無關信息變得異常困難,不僅導致實際工作成果的質量下降,而且工作效率也會大幅降低。
一項倫敦大學的研究成果顯示,凡是處于多任務狀態的人都會表現出一定程度的智商下降。其實,所謂智商下降如同一個人一晚上沒有睡覺,或者就像吸食大麻后的感覺。這真讓人覺得吃驚啊。
多任務狀態還能夠提高皮質醇的分泌 - 一種導致壓力的激素。我們的大腦在這種情況下,將會體驗到持續的壓力,致使我們疲憊不堪,心力憔悴(即使在新的一天剛剛開始的時候)。
究竟是什么引發了這種多任務騷亂呢?其實就是我們的收件箱。相關研究發現,即使在一些比較適合多任務工作狀態的場景下,比如,閱讀一封電子郵件,都有可能把你智商降低十個百分點!因為這些數量眾多的粗體郵件標題致使你始終處于分心狀態。一項麥肯錫研究院的報告顯示,平均來看,員工每周在處理電子郵件上花費的時間大約占去了他們工作時間的百分之二十八。
電子郵件正是問題癥結所在,但是,即時消息其實更加糟糕 - 與電子郵件相比,其要求的時效性更強,致使我們不得不更加頻繁地對此作出回應。
阻止多任務『心理疾病』的有效辦法就是要建立日常做事規范,從而有效地保護好我們自己。例如:堅持每天只查收郵件三次,(上午開始工作的時候,午飯時間,以及離開辦公室之前)。關閉手機消息通知,選擇特定時間段查看相關信息。
男性如果處于多任務狀態,反應更加強烈
對于男性來說,多任務狀態可以直接引發智商下降十五個點 - 這基本上等同于把你的智力層次拉低至一個八歲孩子的水平。當你發現你自己開始收集越來越多的糖果時,千萬不要為此感到驚訝。
傷害可能具有永久性的特征
一些最新的研究成果表明,多任務狀態造成的認知損害很可能是永久性的。
英國薩塞克斯大學曾經用核磁共振掃描那些同時使用多種設備的人的大腦(看電視的同時,與他人短信聊天)。磁共振掃描結果顯示,那些經常處于多任務狀態的人的前扣帶皮質層密度較低。這一塊區域恰好就是負責情感和情緒控制的部位。
盡管這項研究還沒有詳盡到足以充分證明多任務狀態需要為此承擔主要責任,或者大腦損害一定是由多任務導致。但是不管怎樣,多任務終究不是一個良好的習慣。
那么,我們從中可以汲取的經驗和教訓究竟是什么呢?
總的來說,多任務應對能力不是一個值得炫耀的技能,相反,它是一個理應馬上中止的不良習慣。關閉各類消息通知,建立電子郵件檢查機制(而不是持續地查收郵件),你的大腦才能重新煥發活力。
原文:Multitasking Is Killing Your Brain
感謝: Qingniu 幫助審閱并完成校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