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文批改的幾點體會
????????2004年初,我滿懷激情踏上了“生命化教育”教改實驗之旅,幾年來,我在不斷苦苦探尋怎樣讓學生享受“生命化教育”的甘霖。而作文教學是個老大難問題,我就此著手進行深入研究,我選擇了生命化教育的子課題——“性靈作文”教學研究。
????????什么是“性靈作文”呢?性靈作文即基于人的精神、性情、情感進行作文教學。作文是學生性靈的表達,即使是自然的模擬,也是人化的自然,強調個人感情色彩,個性化的表達。基于這個認識,愚以為作文教學要尊重學生的表達,在此基礎上進行溝通引領,讓學生學會準確、恰如其分地表達自己所要表達的。唯此,學生才能樂于表達,才能寫出抒寫個人性靈的情真意切的作文來。
????????這里,我要借我在“性靈作文”教學研究中,就作文批改,談談我個人的研究心得。
????????隨著“性靈作文”研究的深入,我愈發感受到作文批改要比作文指導還要重要。因為,作文指導更多的指向是共性,而作文批改則指向的是個性,才是真正個性化、個人化的施教,因其直指要害,針對性強,常會產生良好的教學效果。
????????俗話說,權為民所用。老師的作文批改權也要為學生所用。為了更好地發揮作文批改的效果,為了讓作文批改更切近學生實際,更受學生歡迎,我常征求學生的意見,讓學生為老師的作文批改出謀劃策。經過多年的實踐,我把我批改作文的心得經驗歸結為以下幾個要點:
? ??????一、作文批改、反饋要及時。
????????每當布置寫作文時,總有些學生一寫完就迫不及待地拿給我看,讓我提提意見。樂意拿給我看的大多是喜歡寫作文的,或相對作文寫得較好的學生。但我從中“嗅”到一些氣息,學生是急于讓教師反饋他的習作情況。誰都想寫出自己滿意的作品,學生的習作也是他心血的結晶。在旁人看來,學生寫出來的作品可能不怎么樣,但對學生本人來說,其作品是他所能寫的、最好的習作,對他來說也可謂敝帚自珍吧!所以學生對自己的作文到底怎么樣呢?他自己可能心中無數。因為許多時候,自覺寫得好的作文,別人評判時可能并不好。作文到底寫得好不好呢,學生等待著老師的反饋。老師若反饋及時,學生趁熱打鐵,積極修改;倘若批改不及時,或者批改了反饋不及時,學生會以為寫作文不過是應付交差,有寫就可以。學生對待寫作文的激情就會隨之減退,從而,挫傷了學生的創作激情。
????????老師若能及時反饋學生的作文情況,學生就會認為教師重視作文,會積極去寫好作文,而且作文也會越寫越好。
? ??????二、批改形式要靈活。
????????有道是:“文章三分寫七分改”,好作文是改出來的。的確,有些作文如“畫龍”,經老師一“點睛”就活了;有些作文老師不惜大刀闊斧,精雕細刻,抽筋換骨;有些作文老師自以為寫得不好,就簽個“重寫”了事。前者“精批細改”,可謂花費了老師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但學生走馬看花,看個等級或評語,便束之高閣;后者“重寫”的,學生可能喊冤叫屈,難道我的作文一無是處,莫非是老師故意刁難不成?只好“重寫”就重寫唄!
????????由此觀之,傳統的作文批改容易走向兩個極端,一是把習作批“個千瘡百孔”體無完膚”,再是放任自流,重寫不重批。新課程改革,為我們的作文批改指明了方向。《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對學生作文評價結果的呈現方式,根據實際需要,可以是書面的,可以是口頭的;可以用等次表示;也可以用評語表示;還可以綜合采用多種形式的評價。”可見,我們批改學生作文,要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因人而異,要靈活掌握。根據我近年來的不斷探索,我自以為這幾種批改方式富有成效。
????????(一)是粗細“二八”批改法。每次作文批改找八分優點,二分不足,用紅筆畫出學生作文中精彩優美的地方,找出一兩處有突出語病的句子讓學生自己修改。這樣,讓學生體驗作文成功的喜悅,學生作文的“亮點”會越寫越多,作文也就越寫越好了!讓學生自己修改語病,發揮學生修改作文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二)是每個學生當“小老師”。“四人一組”里的成員,互換獨立批改一次其他三個人的文章。同樣是多畫出優美語句,找出一兩處不足和缺點,同時批注自己的意見和建議。這樣,每位同學都能互相借鑒,取長補短,共同提高。
????????(三)是面批。這種方法針對性強,便于學生理解和改進。但由于受時間和時機限制,無法一一對每個學生進行,大多針對一些不說學生可能無法明白的學生。
????????無論采取什么樣的作文批改方式,教師都應該認真地讀學生的作文,特別是“四人小組”批改的作文,不僅要看作文,還要看學生的意見建議,對他們寫得好,要予以肯定和贊揚。教師通過批改學生作文,讓自己心中有數,那些地方是作文中普遍存在的問題,要進行重點的有的放矢地訓練,哪些文章是有創意表達,值得同學們借鑒學習。
????????總之,批改作文,要講究富有成效,讓批改成為現實作文進步的新起點,讓批改成為學生進步的新動力。
? ??????三、評價語言要明確、富有激勵性。
????????作文評價不是為了評價而評價,作文評價終極目的是為了促進人的發展,讓學生更好的寫好作文。因此,作文評價要因人而異,平時作文,作文好的同學與差的同學不能使用同一標準,作文好的同學要提高要求,作文差的同學則要放低要求。尤其是作文差的同學,要在其“差文章”中多找值得肯定的地方,哪怕一個詞,一個句子寫得好。但無論怎么樣,評價指向要明確,不能泛泛而談,讓評價語似乎成了口頭禪,這個也好,那個也不錯,給人以敷衍、言不由衷之感。如果一個學生作文寫得好,我不采用“寫得好”、“寫得不錯”之類籠統的評價語,而是根據作文的實際水平,如采用“能用具體的例子來寫出人物的品質,令人信服。特別,其中能通過語言、心理、動作等細節描寫,雖筆墨不多,但表達效果奇佳。”“這個詞用得太妙了!符合人物的身份,把人物寫活了。”等一類的評價語,具體明確,讓學生明白作文好在哪里,既為學生指明了今后努力的方向,也大大提升了學生寫好作文的積極性。
????????教師必須努力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和勇氣,引導學生敢于表達自己的見解。這也是作文評價要富有激勵性的意義所在。在作文評價中,教師要力避用成年人的思維方式去下斷語。了解一個孩子豐富多彩的心靈世界很難,教師必須尊重孩子的體驗,盡可能理解孩子的世界,尊重他們的表達方式。因為多元化的世界決定了表述的多種方式途徑。教師不能隨意拔高超過孩子自己實際的認識能力,或隨意下斷語否定孩子的作文價值,或把孩子的作文批得一無是處,這樣容易挫傷孩子作文的積極性。
????????作文評價語言要給學生情感的激勵,給學生以自信,給學生以快樂。讓學生不再把作文當作負擔,而是樂于表達,把作文當作一種高雅的娛樂。
????????作文批改是一門藝術。無論教師采用什么方法批改作文,歸根結底要做到,最大限度地保護他們的個性創造的自由,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提高學生寫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