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文/小灰灰
“你好像一點都不想我”摻雜著滿滿的埋怨、委屈、撒嬌、置疑等戀愛中的小情緒。我相信,處于戀愛中的你或是曾經戀愛過的你,都經歷過這段內心的糾葛。《你好像一點也不想我》與其說它是一部戀愛文學作品,不如說它是一部戀愛教科書,書中會教你如何正確的選擇戀愛對象、如何更好的與戀人相處、如何在愛走到終點時從容的面對。
鹿滿川,我們這里就稱他為“鹿先生”。《你好像一點也不想我》是鹿先生的第二部作品,他曾經出版過《此時此刻相愛的能力》。他曾是報社的首席編輯,也擔任過雜志的主編。現在的他是文學自由撰稿人中的一枚新星。他的作品更多的是對情感問題的解答與指導。鹿先生與普通人一樣,也經歷過情感的失敗,他從挫折中得出一些心得體會,將這些寫入書中,幫助那些在執拗愛情中徘徊的人打開心門,走出愛情的陰霾,尋找適合自己的另一半。
圖片發自簡書App
《你好像一點也不想我》總共分成三個部分,牽手前的選擇、戀愛時的相處、分開后的沉淀。書中的案例會讓讀者覺得自己就是里面的主角,自己曾經也和他們一樣犯過傻、犯過癡,愛過、痛過、哭過、笑過。他們有的是在婚戀網站上相識的,有的是在網游中,也有的是同事之間的暗戀與追求。他們與我們一樣,在愛情中迷茫、困惑、無從抉擇。
圖片發自簡書App
一、嘿,咱倆好像挺合適(如果你愛對了人,是不必把自己低到塵埃里去的)
選擇一個正確的人,陪你走之后的路,它或許只是一段戀愛的開始,但更多的是你人生的一個轉折點。對于擇偶、選擇戀愛對象,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標準。有的注重眼緣、有的在乎物資條件,也有的是嚴重的外貌協會。但更重要的還是要選擇一個你愛他、同時他也愛你的人。
他與她是在婚戀網上認識的,兩人初見時,在對方眼中的印象都蠻不錯的。兩人吃飯、看電影,他帶著她逛夜景、逛動物園,沿著河岸邊走邊聊,有說有笑,他做了許多讓她感覺甜蜜的事情,與大多約會的男女一樣,他們相處非常融洽、歡聲笑語、打打鬧鬧。但女生在交往期間極少主動聯系他,也不會記得他的生日,對他日常生活中也缺少關心。男生心中自然心生疑慮“是她有其他的交往對象了嗎?”幾番試探女生都說只與他一人交往,戀愛中的人智商一向偏低,他選擇信任女生。在一日約會結束后,他向她提出了求婚,但是她卻拒絕了他的求婚,理由是男生并不是她理想的結婚對象。后來,他們選擇了理智和平的分手。女生在這段交往過程中,有過感動有過波瀾,但是真正到了最后求婚一刻,她才清楚她一直以來只是愛上了那種被愛的感覺而已。女生的選擇或許是正確的,當你感覺自己并沒有愛他到“非君不嫁”的地步,就不要輕易接受求婚,婚姻生活并不是談戀愛,合則好,不合則分。婚姻是兩個人的柴米油鹽,婚姻是兩家人的事情;需要承擔與面對的事情很多。
選擇對的人一起談戀愛,就像《歡樂頌》里關睢爾說的那樣“世界就像一個巨大的抓娃娃機,我隔著玻璃,只想得到你。”
圖片發自簡書App
二、別鬧,我想和你好好的(越害怕分手就分得越快)
戀愛的開始,往往會在每日的問安、三餐、穿衣住行中拉開帷幕。每日做著雷打不動的“匯報”與問候。雖然毫無新意,但充滿著暖暖的愛意,滿滿的感動。各自的世界中除了對方,已經容納不下任何事物,包括家人、朋友、工作。
Ta有沒有吃飯,比自己沒吃飯還要重要;
Ta有沒有睡好,比自己不睡覺還要擔心;
Ta的任何事情都排在你“提醒事項”的第一位;
Ta的快樂決定著你的快樂,Ta的悲傷決定著你的憂郁。
圖片發自簡書App
戀人之間最甜蜜的時刻,莫過于24小時黏在一起都不會膩的熱戀時期。如若兩人分開后,有一方沒有發信息或者打電話,另一方就會處于極度恐慌的狀態,各種猜測、懷疑與擔心。會時不時拿出手機看看他有沒有發信息或者打電話過來,會不停的翻看兩人的聊天記錄回憶在一起的每分每秒,內心處在該死的尊嚴上左右徘徊“要不要主動打電話問一下”“要不要先發個信息給他”,接踵而止是強烈的焦灼與孤獨感。
處于戀愛交往期,最危險、最難持久、分手率最高的便是“異地戀”。“異地戀”的雙方經常會對方發問“你在哪里?”、“你跟誰在一起?”、“你在干嗎?”、“你是不是做了對不起我的事情”這是一種極度缺乏安全感的表現,也是造成異地戀失敗的重要原因。它會造成被質問方心理壓力的產生與困擾,久而久之會對質問方產生厭煩與抵觸情緒。
“異地戀,死的快”的主要原因就是缺乏真實的相處,不信任、多疑、沒有安全感往往加劇事態的發展。如何才能讓異地戀的感情更牢固呢?我們就來聽聽鹿先生帶給大家的戀愛指南吧。
1、減少泛濫關心的次數、減少不該問的問題;
2、增加見面的頻率與真實相處的時間;
3、多抽時間陪伴對方,保持平和、愉悅、考究的聊天內容,保證聊天的質量和效果。
4、要有“我們有未來”的規劃與明確目標,不讓對方處在模棱兩可的處境中;
5、最重要的一點,不質疑、不打探、不指責。 愛情千變萬化,過程因人而異。有人在其中執迷,丟失真我;有人在其中開悟,圓滿自己。
圖片發自簡書App
三、回不去就往前走啊
并不是每一段感情都可以走到最后,因為各種原因,曾經相愛的戀人走到了無法挽回的一步,他們有的選擇逃避的方式離開對方;有的選擇激烈的爭吵結束這段感情;也有的選擇和平的方式靜靜的分手;而有的卻在分手以后又想著復合。
想與前任復合,有兩種原因:一,對之前那段感情存在著不甘心;二、還沒有找到比前任更好的現任,處于情感的空窗期,寂寞空虛冷。
與他分手四個月后的她,參加了各種相親,她會不自覺的拿相親對象與他做比較,均沒有找到合適滿意的。心中想著還是他好,通過打探她知道他仍然單身,她就制造偶遇與他重歸舊好,復合后的他們為了維護好在對方以目中的形象,從來不做對方討厭的事情,言行舉止上都表現的十分刻意與不自然,相處久了,雙方都覺得太累,力不從心,最終還是因為一件小事情導致矛盾的再一次爆發,最后以分手告終。
圖片發自簡書App
為什么會有“好馬不吃回頭草”這句話,意指會回來的,都已不再完美。你在想著復合的時候,首先得想想,你真的能再一次接受不完美嗎?你想要的復合,真是因為愛而不是其它因素(比如不甘心或者是生理上的需求等等);還有,你想要復合之前,一定要搞清楚,是否是你的一廂情愿還是互相的難以割舍。
傷心過一次,就得從中學會認識自我的不足與做出正確的選擇,不要再一次的重蹈覆轍。 不是所有分手的人都值得復合。
除了與人親密,我們也總該學會與人疏離和瀟灑道別。你要明白,總會有人讓你傷心,總會有事讓你期望落空。唯一能讓你稍微好受點兒的方法,就是從此腦中植入“愿賭服輸”這個概念。長路漫漫,總會有一個懂你的人,在你灰心喪氣快要撐不下去的時候,不經意地走近你,讀懂你,珍惜你。
“此文章為 珍啟情感原創,特此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