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圣歸來》公映十天之后,我走進了電影院,在接下來的一個半小時時間里,我幾乎是全程含淚看完了這部國產動畫中的良心之作。從開場的《小刀會序曲》響起的那一刻起,我身上的雞皮疙瘩就沒有消下去過,那種久違的激動與興奮頃刻間迸發而出。雖然劇情的連貫性和配角的行為動力因為過度剪輯受到了些許影響,但是和整部片子的其他方面比起來,幾乎可以說是做到了完美。
我印象最為深刻的并不是帥得沒朋友的齊天大圣,而是跟在他身邊的江流兒。從結構上來說,江流兒是整部片子的核心線索,一切劇情均以他為鏈條串在了一起,從潑猴到大圣,從迷茫到決絕,江流兒是一切緣起,也是一切果報。江流兒對于大圣的作用就像維吉爾之于但丁,懷表兔之于愛麗絲。
江流兒不僅是電影中的線索,還是觀眾與電影交流的橋梁。從拿著木棍假扮齊天大圣孫悟空,到追在潑猴身后喋喋不休地問問題;從對大圣的盲目崇拜,到對大圣的執著信仰。這哪一個不是我們幼時的真實寫照。“大圣,你的金箍棒呢?”“大圣,巨靈神是不是很大?”“大圣,四大天王是不是兄弟?”?“大圣,哪吒是男的還是女的?”“托塔李天王有沒有塔?”“塔里有人嗎?”這哪一個又不是我們幼時最想知道的問題,看似幼稚的江流兒只不過是替你我問出了這些問題。在江流兒的心中,齊天大圣是不可替代的英雄,而在我們的心中,孫悟空又何嘗不占據著我們心中的英雄的頭把交椅。
在這一點上,男生可能比女生更能產生共鳴,從小到大,藏在耳朵里的金箍棒,能翻十萬八千里的跟斗云,神奇的七十二變,哪一樣不是小男孩心中的最大的渴望。在我們接觸到多啦A夢,變形金剛、名偵探柯南之前,齊天大圣孫悟空的那桿大旗就已經插在了我們的心頭。也許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會逐漸忘記這只有點毛躁的潑猴,會把目光轉向其他的英雄身上,但是當那聲“我乃齊天大圣孫悟空“在耳中爆炸的時候,我們總能想起那個大鬧天宮的美猴王孫悟空。大鬧天宮,86版西游記,99版西游記,99動畫片版西游記,乃至后來的大話西游,孫悟空哪一次沒有給我們帶來強烈的沖擊。闖龍宮,鬧天庭,斗如來這些劇情標簽讓孫悟空成了中國傳統英雄中智勇第一的英雄;保唐僧,西取經則讓他成了堅韌意志的典范。江流兒如愿以償地得到了那些問題的答案,我們也找到童年的一絲回憶。或者說,江流兒就是我們,我們人人都是江流兒。
在齊天大圣手中的金箍棒揮下來的那一刻,各路妖魔鬼怪無處遁形,各色超級英雄粉身碎骨,我們的心也重新被這只石猴所攻占。
記得曾經在微博上看到一個這樣的段子,和《大圣歸來》給我的感覺十分相似:他在收拾屋子的時候找出很多玩具小兵,吵吵嚷嚷著要去打仗,要飛機。他就給折了幾架紙飛機,他們很高興,又抬出一張照片說我們司令不見了,你這么有本事,請幫幫忙吧。他愣了愣,說你們的司令不會回來了。小兵們哭了,問他,司令是犧牲了嗎?他輕輕地說,沒有,他只是長大了。
今天看電影的時候,電影院里坐著很多嘰嘰喳喳的小孩子,不知道《大圣歸來》會成為多少孩子看到的第一部電影,但是我們知道他們都會喜歡上這個以火為甲,化焰為披風的齊天大圣孫悟空。多少年之后,他們也會像自己的孩子講道:東方傲來國有一塊神石,有一天石頭里蹦出了一只猴子,這只猴子叫孫悟空。
猴哥猴哥,你真了不得,五行大山壓不住你,蹦出個孫行者。猴哥猴哥,你真太難得,緊箍 咒再念,沒改變老孫的本色。拔一根毫毛,吹出猴萬個,眨一眨眼皮,能把鬼識破。翻個跟斗十萬八千里,抖一抖威風山崩地也裂。哪里有難都有你,哪里有險都有哥。身經百戰打頭陣,懲惡揚善心如佛,你的美名萬人傳,你的故事千家說,金箍棒啊永閃爍,掃清天下濁。
大圣歸來,大圣從未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