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星期日,是我自己設立的周期性學習總結的日子,第一次去嘗試自己的學習計劃,并開始實施,雖然不會那么的完美,但我知道的,完成比完美重要的多。
《終身成長》我學到一個叫"成長型心態"和"固定型心態"和一個災難級別的"群體思維"
巔峰狀態的持續需要一種健康、積極、不斷進取的思維模式,一種不推崇智商或成功本身,而將關注點投放在持續不斷的努力、不畏挫折的態度上的長期的思考方法
感想:我覺得讀到這本書自己是非常榮幸的,作者卡羅爾·德爾克,獲得其教育界"一丹獎"3000萬港幣的優秀教育家,對我最大的影響是思維與心態的改變,永遠在進步,永遠在改變,永遠在成長,在生活中,不要把一件失敗的事去定義自己是個失敗的人。而是努力變的更好。突破自己。
《有效學習》
在讀書或者學一項技能的時候,要去問自己,怎樣才是有效學習,我為什么要學這個,對我生活或者自我成長有什么作用(當然自己感興趣的沒必要去想什么功利性)
第一:
作者說到有效學習的原動力來自于自己的價值感(我所理解為好奇心,求知欲)
第二:
需要有目標導向的學習方法,知識的深層體系幫助我們實現學習的終極目的(這要求我們更加深層次的思考,以及建立深層次學習體系,將學習體系完善,或者可以說是查理芒格的"多元思維模型"完善)
第三:
學習是一個過程、一種方法、一套理解事物的體系。學習活動需要集中注意力,需要規劃,需要反思。一旦人們懂得如何學習,將會更高效、更深入地掌握所學的專業技能。
《有效學習》在我的映象中是一本方法論的書籍,它給我解決的問題是我想學習卻不知道怎么學習的迷茫,這本書是無價的。
樊登老師說"每個人大腦都應該有三行代碼,一是成長型心態,《終身成長》可以教給我們,二是有效學習,找到學習的方法論和價值感,三是刻意練習,我相信所有的天才都是可以練習的成功"
本來《刻意練習》也是要說的,但是我總覺得沒有領悟其核心思想,故推遲到下個星期總結,這個星期心得挺多的,然后還讀了本《李清照詞傳》,這個女子在千年之后我們望去仍然是那么美麗文雅,漂亮非常,也仍是悲慘寂寞,孤獨終老,
略讀《心流》(從樊登讀書會聽書所感)
心流是從flow單詞翻譯而來,作者說心流的狀態是全身心的投入,對內心充盈感的一種心靈狀態,當你做某一件事忘記了時間空間所有狀態的物體,從而得到高級的滿足感高級的快樂,你就達到了心流的狀態。
個人認為心流是幸福的近義詞,高級的幸福感就是對事物全身心的投入。
下個星期有計劃去讀白落梅的文筆,其實早有閱讀過她的文字,在我那個多愁善感的青春里,產生了對文字的敏感,所以說這位老師其實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