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已過,已經進入一場秋雨一場寒的秋日。
據說有個叫“拉尼娜”的小姑娘會讓今年的冬天特別寒。我們要怎么迎接和抵抗這已經來臨或即將來臨的寒冷呢?
無論多大年紀的人都有屬于自己的獨家記憶。
閉眼回想,記憶中出現最多的應該還是家人,尤其是與你共度人生的枕邊人吧。
你們第一次的相遇,第一個眼神的對撞,開口講的第一句話,第一次相擁。
到步入婚姻的殿堂,同床共枕,迎接第一個寶寶的降臨。
到爭吵,到相顧無言,到互相的埋怨與指責,甚至將離婚提上日程。
這些年,愛也愛過,吵也超過,甚至動過手,鍋碗瓢盆除了吃飯還被摔碎幾個。
孩子終究是要離巢的鳥兒,余生的時間,都要和你枕邊的那個人一起走過。
而你們這一生中在一起分享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會變成你們的回憶。
待到滿頭華發時,所有愛恨情仇,所有嬉笑怒罵都會變成人生中最溫暖最不舍最眷戀的回憶。這回憶使你能面對人生的寒冷、困境甚至笑對死亡。
所以,除了血緣,夫妻關系是人最重要的親密關系。
良好的夫妻關系,是幸福生活的基石,是你抵御世間殘酷的戰袍,是你眷戀人世的理由,是你躲避寒冬的溫房。
幾件小事,愛人便是抵御人生寒冬的暖袍。
記得對方的好
包容珍惜
有個女性朋友跟我說過:她和丈夫每次吵完架,無論多生氣,多憤怒,到最后都會消解。
因為她每次吵完架一想到,當年他們在山里玩,她腿摔斷了,她丈夫是怎樣用平板車、拖拉機一路折騰送她去醫院。
又是怎樣全程背著她爬上爬下的看醫生做檢查。
豆大的汗珠滿頭滿背,趴在他后背自己衣服前襟都濕了個透。
醫生說再晚幾個小時腿骨就有可能接不上,就終身殘疾了。
她說一想到這個,再大脾氣再大的怨恨都沒有了。
一起走過的這些年里,愛人為你也必定如此付出過。
哪怕沒有什么驚心動魄的經歷,至少在你午夜被噩夢驚醒時,身邊還有一雙溫暖的手,一個溫暖的懷抱。
不要抱怨
去抱一下
對面單元的老曾,因為工作關系被外派了兩年,現在終于調動回來了。
老曾跟我說:外派之前,女兒說同學要送她條狗,女兒知道爸爸不讓家里養帶毛的寵物,所以知道我要外派趁機跑來央求。
媳婦兒也在一旁攛掇,說小孩子養寵物能培養責任心之類的。
我估計媳婦兒也是想有個小動物家里能熱鬧,也就無聲默許了。
誰知道,每次回來探親,家里幾乎都會多出一條狗。現在家里大大小小一共四條狗!
本來是一條寵物都不讓養的,現在卻快成動物園了!
但老曾說,這兩年媳婦兒不容易,沒個男人在身邊,家里家外那么多事都得她一個人照料,生活孤單了,找些小貓小狗的陪著也難為她了。
所以現在每天上班我都去抱她一下再出門。
至于狗嘛,她要是愿意養就養吧。
放下控制
陪伴同行
很多時候爭吵的起源,并非真的是誰對誰錯。
研究表明,婚姻關系中,其實有69%的問題是無解的。
譬如說丈夫是急先鋒,什么事都想快刀斬亂麻,而妻子是慢郎中,事事都要有條不紊。
丈夫很外向,喜歡交友活動;妻子很內向,喜歡在家的二人世界。
丈夫非常隨性、閑適、不拘小節;而妻子很喜歡整潔干凈,一天到晚就指責先生:為什么東西都亂丟?
所以很多時候,快一點慢一點,整潔一點或者散亂一點都沒有對錯,引發爭吵的真正爆點是兩個人都企圖控制對方,都想讓對方聽自己的。
可是仔細想想,生活瑣事,無非柴米油鹽,哪有那么多“應該”、“必須”和“非要不可”呢?
你快一步,我慢一步;你多擔待一些,我也少些壓力;夫妻不就是共挑一擔水行路么。
最后,給每一對眷侶送上舒婷的《致橡樹》
我們分擔寒潮、風雷、霹靂;
我們共享霧靄、流嵐、虹霓。
仿佛永遠分離,
卻又終身相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