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家以后,突然而來的生活壓力和愛攀比的心態,讓我迫切的想要改變。
我們受的教育一直是好好讀書,考上大學,畢業以后就能找到好工作,過上幸福的生活。事實真是這樣的嗎?
現在這個時代,跟從前大不相同。想過上幸福的生活真不是那么簡單的事。
首先我們要有能夠保障正常生活的錢,最好是很多的錢。
我開始使勁的讀書,這周的第一本書是富爸爸窮爸爸,突然發現成為有錢人就在我們的一念之間。
那么怎樣成為有錢人呢?
知道這4點,你也可以成為有錢人。
1
改變固有的觀念
觀是一個人的看法,念是一個人的想法,一個人什么樣的看法加上一個人什么樣想法會導致一個人有什么樣的做法。
我們正在過的生活跟我們的觀念息息相關。
許多年前的焦點訪談采訪過一個放羊娃的故事。大意是問放羊娃,你放羊是為了什么?放羊娃說為了掙錢,掙錢為了什么呢?娶老婆為了什么?生娃為了什么?再放羊再掙錢娶老婆生娃,一直過這樣的生活。
想改變,從根本上說要從觀念開始。
2
讓大腦控制感情
我們身邊總有些人刷爆信用卡買買買,他們無法控制自己想購買的欲望,一步步的讓自己陷入債務的惡性循環中。
從感情方面來說我們都想住更大的房子,開更豪華的車,買更好的物品,這都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想歸想,我們終究還是要回到現實中,面對實實在在的生活。消費之前我們要學會用大腦先思考分析,再做決定,而不要被感情牽著鼻子走。
少點我想想想,多點我該該該吧。
3
增加資產項,減少負債項
這里的資產并不是指一般的資產,能給我們帶來收入的才能稱為資產。富爸爸窮爸爸的作者就是不斷的增加資產項,再用資產項帶來的收入購買心儀的物品,這樣不斷,循環最終變成了有錢人。
比如我們自住的房子,不能給我們帶來收入。用于出租的房子,每個月能給我們帶來租金的收入,才可以稱為資產。
做為工薪一族,每個月我們都能獲得收入,也要應付各種支出。
有的人習慣先信用卡分期買喜歡的商品,拿到收入后再還負債,再不停的買,再等收入來應付負債。這樣循環下來,永遠沒有資產項,卻積累了一堆負債等著去還。
聰明的做法是不提前消費,有了收入之后,先拿出一部分存入資產項,用資產項的收入應付支出,這樣資產會不停的產生收入,隨著資產的規模不斷變大,我們與財務自由的距離會越來越近。
記住這些話:
富人買入資產。
窮人只有支出。
中產階級購買自以為是資產的負債。
4
開始行動
再偉大的想法光靠想是不可能實現的。我們要拒絕做思想的巨人,行動的矮子。
按照這4點去做,你也能成長有錢人。
要記住,輕松的道路往往會越走越艱難,而艱難的道路往往會越走越輕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