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趁公交車去單位的路上。腦子里冒出了太上老君李耳的三句話。我有三寶曰慈,曰儉,曰不敢為天下先。
正想著不敢為天下先這句話時,單位領導打來電話質問,你遲到了,你在哪兒?怎么還沒有到單位來?
原來,今天的會議要求9:10從單位出發。我還以為是正常的上班時間呢。
我說我在公交車上。領導說下車打個滴,趕緊來。大家都在等你。
我運氣好,在堵車高峰期時下了公交車就立即打上了個出租車。
運氣又不算太好,在離單位500米的地方堵車。
領導打來電話說來不及了,下車跑。
我下車一陣狂奔,終于,及時追上了那輛趕往會場的車。
一車的領導,表情肅穆的看著我。
2
我的肉身氣喘吁吁的坐定。靈魂還在外面奔跑。
我在想,老子曰不敢為天下先是什么意思呢?是遲到的意思嗎?
但老子還說了另外一句話,叫后其身而身先。這句話在我小的時候即有深刻的體驗。上小學遲到的時候,經常被老師罰站,站在最前排。
3
進了迎賓館的會場。看桌簽我在最后一排。
在原單位開會時,我是可以坐進前三排的。要換單位了,現在得從最后一排坐起。我心里微笑著這樣想。
什么是后其身而身先呢?我還在這樣思索著。忽然從前幾排走來一位領導。他問我:你是不是叫某某某?我說是。他握著我的手,感激的說:謝謝你!我詫異的問:為什么謝謝我?他說,感謝你照顧某某,謝謝你!然后他轉身走了。
我詫異了幾秒鐘。我知道他認錯人了。
他說的那個與我同名的人,我也認識。去年,在拜城縣一個會場簽到時。我詫異地看見我的名字排在我領導名字的前面。我心想,會務組是不是搞錯了,怎么可能犯出這樣的低級錯誤?緊接著我在簽到冊的后面又見到了我的名字。這下我知道了,有一個領導與我重名。
后來見到了這位同名的領導。他問我:你不記得我啦。原來,十幾年前我們見過,并在一起喝過酒,那天我喝醉了。
這位老兄不知道替別人做了什么好事?別人把感激送給了我。我先替他收著。
4
有趣的閑話說完了,說正事。
老子有三寶:曰慈,曰儉,曰不敢為天下先。
慈,是善心。上善若水,水居于卑下之地,而潤澤萬物。故曰善。
儉,是道心。大道無形無相。雖智者,猶不能見之,故曰儉,通簡。
不敢為天下先,是道行。儒家曰:當行則行,當止則止。釋迦則曰隨緣。天下是因果循環。凡事物必有定跡,非可強求者也。淡然處之,視條件成熟與否而妥善應對。于應對中不起奢望與情緒。先有條件后有應對,所以老子建言:不敢為天下先。
5
老子說,外其身而身存。后其身而身先。蓋言身外有身也。
賢圣心懷天下,乃身外之身。勇士名流千古,乃身后之身。
有胸懷,有理想,有追求的人,待時而動。振翅于低微而化鯤鵬,逢時于風云而濟滄海。
此為大身。
6
佛曰:所言大身者,即非大身。是名大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