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聽著維也納新年音樂會,寫著字。這兩件事做著的同時,又瞎想。當聽到最后一曲《拉德斯基進行曲》。又想到在北京的日子。那時候每到新年期間全家人去北京音樂廳或人民大會堂聽交響樂是常做的事。交響樂要到現場聽,那感覺與聽cd有很大差別。這讓我想到在一個城市里生活的價值取向。對我而言,在北京生活最值得的是,能夠接受最老最新的科學文化信息和生活氣息。說白了,生活在北京你要轉過胡同,去過故宮,到過大學聽演講,去過美術館看畫展,到過音樂廳聽聽音樂,或去后海,三里屯感受什么是自我放飛。嘗嘗鴻賓樓,全聚德,全素齋等百年老店,也要去簋街嘗嘗鮮。至于那些現代的東西,全世界都一樣。不看也罷。再有一樣老北京的人,不裝,賊艮。
圖片發自簡書App
兒子做的沙拉。土豆,洋蔥,芹菜,沙拉醬,橄欖油。挺好吃的。
圖片發自簡書App
來到加拿大感受到了教堂音樂,特愛管風琴。每年也聽一場音樂會。還有每年的多民族舞,感受各個不同國家的文化,還有美女,美服,美樂。去博物館了解世界。看非洲,亞洲,還有加拿大的油畫,常常站著畫前發呆,就是不知道想啥。但主要的是自然環境,喜歡去河邊,沿著山路瞎逛,喜歡自由自在開著車,聽著音樂,沿著那蜿蜒的公路向山間進軍的感覺。country road take me home .又想起海子了_,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