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兒歌與童謠
2016年5月,我的家里降生了一個新的生命——我的小侄子。也是從他的出現,我的耳邊重新出現了那些我快要忘卻的童謠。
“門前大橋下,游過一群鴨,快來快來數一數,二四六七八……”
每當我在哄的小侄子的時候,我都放一些像《數鴨歌》一些的童謠。像《小毛驢》、《捉泥鰍》、《小螺號》……直到小侄子睡著。之后,我將耳機插在手機上,繼續回味那些我快忘卻的童謠。
不知怎的,我喜歡上了哄小侄子,因為只有這個時候,我可以將聲音放到最大,盡情的享受這些童謠,也可以掩飾我那還未成熟的心。
但是每當我打開音樂,找到關于《數鴨歌》類似的歌單,歌單的名字卻總是兒歌。
兒歌,童謠,雖然都是同樣的意思,卻有著不同的意味。
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逝去的是兒歌,留下的卻是滿載童年回憶的童謠。
02.游戲與童戲
記得去年暑假,大姐回來了,還帶著一個五六歲的女孩,那是她的女兒,當然就是我的外甥女。
她有一個很好聽的名字——諾諾。當然,她也是一個美人胚子,像我大姐,有著一雙水靈靈的大眼睛,笑起來臉上有著兩個淺淺的酒窩,很迷人。
家里沒有和諾諾年齡相仿的孩子,于是,就讓我這個還在上中學的孩子和她在一起玩。
但是,作業繁忙的我,竟然在手機上下載一個游戲讓她自己玩。但,諾諾到底還是一個小孩,所以游戲她根本不會玩。
看著諾諾因為不會玩游戲而感到無聊與失落的眼神,我感到愧疚。“她還是一個充滿童心的孩子,我卻現在讓她上網玩游戲,我還是一個稱職的小姨嗎?”我在心里對自己說。
于是,我放下作業,走到諾諾的身邊,蹲下安慰了她。起身間,我看著身旁的桌子有一根細繩子,足夠我玩開交(一種游戲)的繩子。
我將繩子對折打了結,將它拿到諾諾手中;然后,我開始教她怎么玩。諾諾很聰明,很快就學會了!
就這樣,一根繩子,我們玩了很久,很久。
現在想想,兒時每天我經常做的游戲,基本沒有幾個能記得了,當然也沒有幾個我可以做的出來了 。因為,隨著時間的流逝,我早已忘卻了!
后來,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去了我的小學校園。那個時候,正是下課,我看見操場上幾個女生在玩蓋房子。我才想起來,原來兒時玩的游戲還有蓋房子。
回到家,我上網搜了許多兒時玩的游戲,像抓跟、轉陀螺、滾溜珠……
是的,游戲是不能等同于童戲的。游戲會隨著年月日的更替與變換而變換;而童戲是每一個人在長大以后回味童年時,純真的記憶。
03.童謠與童戲
現在,在高樓大廈林立的時代,在充滿智能與高科技產品的時代,我們已然沒有場地去玩耍,去做那些我們即將忘卻的童戲,我們已然不能自由自在的高聲歌唱,歌唱那些我們兒時耳熟能詳的童謠。
04.愿
愿我們能在追各種流行音樂、搖滾音樂等歌曲的同時,不要忘了我們兒時的曲調——童謠!
愿我們能在玩王者榮耀、LOL、天天酷跑等游戲的同時,不要忘了我們兒時也曾有過激情和興奮——童戲!
愿童謠和童戲能與我們同在!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