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管教強調:沒有鼓勵、理解和尊重的態度,就會喪失基本觀念。
家長和老師采取措施之前都要問問自己:我這樣做是在給予孩子力量,還是在挫傷他們?
我們來學習阿德勒的基本概念:
1. 人的行為取決于所處的社會環境。
孩子對自己的看法以及如何行事,是以他們怎樣看待自己與他人的關系,以及他們認為別人怎樣看待他們為基礎的。
孩子隨時隨地都在做著決定,并形成著對自己、對世界以及對應該做什么才能求存或成長的念。
而當他們處于“求存”狀態的時候,他們是在努力地想如何得到歸屬感和價值感。
2.行為以目的為導向
行為是以在一定的社會環境中想要達到的目的為基礎的。首要的目的就是歸屬。
3.孩子的首要目的是追求歸
屬感和價值感
當我們看到所有行為的目的都是在一定的社會環境中追求歸屬感和價值感時,就知道孩子的首要目的是追求歸屬感和價值感了。
4.一個行為不當的孩子,是一個喪失信心的孩子。
一個行為不當的孩子是在試圖告訴我們:“我感受不到歸屬或自我價值,而且我對如何得到它們抱有錯誤的想法?!?/p>
所以,當我們處理他們的隱含想法,而不是僅僅針對其不良行為作出反應時,孩子就能深深地感受到自己被理解了。
在不良行為的背后是一個僅僅想要有所歸屬,并且不知道該怎樣以一種恰當、有效的方式來達到這一目標的孩子。
5.社會責任感或集體感社會責任感”)。它是指一個人真心關心同伴,并且真誠地想為社會做出貢獻。
培養孩子的社會責任感是極其重要的。
如果我們替孩子做的太多,就剝奪了他們通過自己的體驗來發展出對自己能力的信念的機會。
他們反而會認為自己需要別人的照顧,或者他們“理應”享受特別的服侍。
培養孩子社會責任感的第一步,是要教導孩子依靠自己。然后,他們才能為幫助他人做好準備,并在幫助別人的時候感到自己特別能干。
正面管教通過促進社會責任感,能幫助大人和孩子走出這一惡性循環。
非常明顯的是,分擔任務會增強孩子們的歸屬感、教給孩子們生活技能,并且讓孩子體驗到社會責任感。
6.平等
現在很少有人會對平等這個概念感到困擾,可是面對孩子就不一樣了。
平等,是指所有的人對“尊嚴”和“尊重”有平等的要求。
7.犯錯誤是學習的好時機
我們從小得到的教育是要為犯錯誤而羞愧。其實我們都不完美。我們需要達成的是,要有勇氣改變我們對“不完美”的信念。
這是最令人鼓舞觀念之一,也是在我們的社會中最難達成的觀念之一。
世界上沒有完美的人,可是每個人都在這樣要求自己和別人——尤其是孩子。
有些人認定自己無能或者自己是壞蛋;另一些人因為害怕做得不夠完美而受到羞辱,從而決定不再冒風險。
正如前面提到過的那樣,太多的孩子決定變成個“討好者”,以他們的自尊為慘重代價去取悅大人。另外還有一些孩子會決定掩蓋自己的錯誤,并想盡辦法避免被抓到。
有那么多的養育方法和教育方法是建立在“讓孩子害怕”之上的。
成年人擔心,如果他們不“使”孩子做得更好,他們就沒有盡職。
另外一些人擔心,如果自己不讓孩子充滿恐懼和羞辱,孩子就永遠不會做得更好。
大人往往會以對孩子更多的控制來掩飾自己的擔心。
其實,還有其他辦法——不是嬌縱,而且不需要以降低孩子的自我價值感為代價——能真正激勵孩子做的更好。
那就是,我們自己要學會、而且也要教孩子。
學會把犯錯誤看做一個讓人興奮的學習機會。
孩子們每天都需要看到犯錯誤的價值所在——并且在一種友善的環境下從錯誤中學習。
大人首先需要改變自己對犯錯誤的任何負面觀念
矯正錯誤的三個R
1.承認(Recognize)——“
啊哈!我犯了一個錯誤!”
2.和好(Reconcile)——“我向
你道歉。”
3.解決(Resolve)——“讓我
們一起來解決問題?!?/p>
當我們把犯錯誤看作一個學習機會而不是什么壞事時,為自己的錯誤承擔責任就變得容易多了
8.要確保把愛的訊息傳遞給了對方。
(感覺還缺點具體的指導??赡苡行╆P鍵的東西沒有理解。需要再讀幾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