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A一直很不喜歡和自己的媽媽在一起,吃飯的時候老是給你多盛半碗飯,穿衣服的時候老是會幫著撫平褶皺,出門的時候總是要她多添一件衣服。小A每次總要倒掉半碗飯,因為要減肥,和媽媽說了無數(shù)次,也從未改變,她覺得媽媽從來不把她說的話聽進去。有一次同事聚會,在外人面前,媽媽走上來第一件事就是幫著小A把領(lǐng)子翻好,害的小A總是會被同事嘲笑為“巨嬰”,之后就很少和媽媽說話,也拒絕媽媽對自己“動手動腳”。
后來小A結(jié)婚了,先生對她很好,婆婆也對她很好。懷孕生孩子,小A干脆不讓媽媽來幫忙,有先生和婆婆在,一切都很好。一天半夜,小A起床,看到婆婆給小朋友蓋被子,明明是炎熱的6月天,婆婆還是給小朋友搭了半床被子。小A很奇怪,第二天問婆婆為什么這么做。婆婆愣了愣,扶著額頭感嘆,老了老了,總記得自己兒子出生在冬天,就總要記得給孩子多搭一床被子。小A恍然大悟,原來婆婆的久遠記憶被打開,把小朋友當成了先生小時候。因為婆婆一直很明事理,所以婆媳矛盾幾乎沒有,偶爾小A還會和婆婆嘮叨,自己媽媽怎么總是不聽話呢。婆婆愣了愣,笑笑說,因為是親媽唄。小A很疑惑,覺得婆婆在說笑,親媽怎么會不聽自己的話。婆婆坦言,因為親媽才會覺得怕你吃的不夠多,穿得不夠多,餓了要心疼,冷了要著涼,做了母親,才會體會到對于孩子的牽絆。后來婆婆回老家了,小A自己帶孩子,才知道帶孩子的辛苦,總是不停的做錯,只好給孩子多吃點,多穿點,才放心孩子是健康的。到了這個時候,才知道,父母在子女面前是永遠的付出無私型,因為總是忍不住付出。
后來小A常常帶著孩子回去看媽媽,看到媽媽對寶寶的無微不至,和先生偶爾的笨手笨腳,才體會到婆婆的話語。后來小A參加了導師型父母培訓班,才知道每一代的人,做父母和做孩子的都要學習,學習忍耐,學習感恩,學習溝通和相處。如果你喜歡學習這些,可以轉(zhuǎn)發(fā)這篇文字,也可以關(guān)注我,之后會陸陸續(xù)續(xù)發(fā)上來一些做導師型父母的文章和方法,愿普天之下的父母心都能被孩子所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