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羞羞的鐵拳》正在熱播,評分靠前,票房驚人。
主演是馬麗,這個喜劇演員我特別喜歡,很有特點,有種豪氣沖天英姿颯爽的美。
我是帶著十二分的期待去觀影的,結果,劇情一般,笑點不多,有點小小的失落。
影片中對假拳的揭露,大快人心,這是對現實生活的一種大膽嘲諷。畢竟,類似這種為了利益踢假球的報道,沒少看過相關報道。
此片最讓我不舒服的,大概要數打拳擊那血腥的場面了。
溫飽思刺激。的確,拳擊比賽很刺激,多數人喜歡看,我也一樣。可是,每當看到血淋淋的場面,不忍直視,周身不適。
1997年拳擊賽場上,泰森一口咬掉霍利菲爾德的半只耳朵,那個血腥場面雖然沒敢看視頻,但只需想想就夠瘆人的。
平時電視中偶爾也看拳擊比賽,受傷幾乎是常態,面部出血眼睛變形嘴巴扭曲。作為看客倒是夠刺激,可當事人呢,都是肉身哪。
傷亡情況這么普及,這項運動存在有何意義?
我特意上網查了查,在美國,職業拳擊比賽運動員頭部受傷的比率僅排在所有運動項目受傷率中的第9位,業余拳擊比賽受傷率僅排在第11位。
這么看來,拳擊比賽并非最高危的。可是,我實在看不出這份職業的積極之處。
類似的,讓人心有余悸的還有斗牛賽,同樣看得人刺激又不舒服。一箭又一箭,可憐的牛們,被人類無極限的挑戰,憤怒又無可奈何,最終也斗不過蓄意搞壞的人類。
還有各大動物園的馴獸場,更叫人無語,連兇猛的老虎獅子都被人類殘忍的馴化成搞笑的樣子,嬉笑之余,不禁難過。本應在自然界與人類和諧共處的同伴們,卻成了人類的傀儡,誰之過?
社會在發展,科技在突飛猛進,一切貌似歌舞升平蒸蒸日上。可是,人類社會離真正的文明,卻相去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