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腦一周后又開始了武志紅老師心里學課的歷程,一個特別有意思的感覺就是好像會見闊別以久的老友一樣,充滿了激動和說不盡的語言,這可能就是心里學的魅力,亦是武老師的魅力。
一、哺育你的精神胚胎
課程中提到的核心概念就是“感覺”,感覺被定義為與事物建立連接的一剎那,這就是感覺,而這種感覺的出現又是基于你一出生的時候就用心培養以及排除他人干涉的“精神胚胎”。那么,培育你的“精神胚胎”有什么用嗎?對于這個問題,我想到的是一個畫面,動漫《海賊王》中的一種成為海賊王必備的能力-聽懂萬物之聲,剛開始接觸這個概念,我的功利化思想是,這有什么用呢?通過動漫的逐步推進,我明白為什么萬物之聲是成為海賊王的必備能力,成為王者你是需要去統治和影響他人的,你不能僅僅靠你的人格魅力去影響他人,你還要對他人的意見和想法進行反饋,怎么反饋呢,當然是建立關系和聯系,讓眾人把你推上王位。如果還是沒辦法理解的話,可以想象一下一個世界上只有一個人精通所有國家的語言,那么這個人發揮的價值以及擁有的影響力將是無可比擬的,況且,這只是聽懂萬物之聲,而不是感受萬物的感受。
感受萬物的感受或者對外界事物有特別敏感的感受力,這是很恐怖的,你可以看到別人看不到的世界,你能理解別人的不理解,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你就是感受界的天才。
關于感受的培養,文中提到的方法是不干涉,但是關于這種不干涉是完全的“無為”,還是進行“引導”在文章中并未進行說明,不過,萬維剛老師的一句話應該是一個值得借鑒的建議-你得相信主流價值觀對孩子的引導,而不是你自己的引導,一個主動選擇,一個被動矯正,意義是不一樣的。
嗯,感覺就是這樣形成的。
二、內部動機和外部動機
外部動機和內部動機在我的看來二者是可以并存和轉換的,并不是非此即彼,只能選擇其中的一項。
當你的一項能力屬于你的圈子中的頂尖水平,對于外部給你的評價你當然可以不在乎,因為這些評價無法打破你頂尖能力確實存在的事實。而且,不要忽略一個事實,堅持自我或者按照自己的感覺行事的前提是你的感覺本來就是正確的或者這種堅持會讓你變得更加優秀,總不能你感受偷別人的錢是對的,你就一直不顧身邊人的反對,不斷的偷錢吧,這是觸犯法律的。
所以,想要培養自己的感覺并不顧外部評價體系的話,先找到那個正確以及合適的感覺,然后自己給自己創造外部動機,鼓勵自己堅持,通過環境讓自己形成持續系統,當系統形成之后,再啟動自己的內部動機評價機制。外部評價體系其作用雖然有限,但是其在開始一個感受和事情的時候,所起的效果又是最明顯的,所以,外部評價體系不能舍棄,而要善用;對于內部評價體系,其發揮的作用很大,但是這種作用是循序漸進的,而不是突然間的爆發,所以,需要持續不斷的使用。
基于上述,內部動機與外部動機并不矛盾,但是,你要注意,千萬不能讓別人的外部評價體系影響你的內部評價體系,二者雖然不矛盾,但是并不代表二者沒有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