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期兩天半的學習開始了,滿滿的課程安排,總是感覺時間過的很快,人總是在充實中覺得時間在飛速流逝,而在內心感到無所事事,孤獨、無聊中總是感到度日如年,我希望在我以后生命力減少那些負面的時刻,讓生活充實起來。
課程當中提到了時間管理,提到了清單管理,提到了專注工作的番茄工作法。這些都是我所感興趣的,我對于這些都有所了解,但并不是很深入,時間管理一直是我所關注的,各種工具都了解一些,然而并沒有幫助我合理的把時間規劃到非常精準的時刻,我一直認為一個人想要有大的成就就必須要對時間做充分的管理。
時間對于每個人來說都是相對一樣的,而你利用時間做什么則各不相同,有人會用時間來休閑,有人會用時間來交友,有人會用時間來工作,而有人會用時間來學習,所以你的時間在哪里,你的“成就”就在哪里。
對于一個人需要一個清晰的規劃,在面臨選擇時清晰自己的需求會幫你在繁雜的事物中抽離出來,完成最主要的任務。在課堂上老師說如果誰能幫他解決如何做出自己認為正確的選擇,提供相應的工具與方法,就會給誰100元,其實這個很簡單,在最早對我有自我管理啟蒙的書李開復《做最好的自己》中提到了一個工具,當你在幾個抉擇中比較困難時候,可以把幾個項目列出來,寫出如果做這件事有什么優勢,有什么劣勢,當你打開思維把所有的思路以頭腦風暴的方式進行整理時,思路會逐漸清晰,然后對其做分析,就會找到那個你內心中認為最重要的決定。這其中是價值觀的排序,你認為在你的世界里對那個方面更看重,更能夠激發你的內在動力去做的事情。
一個人只有靜下心來對自己做分析,做梳理,總能找到那個選擇的那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