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邏輯”就是事情的因果規律,邏輯性強就是會建立事件之間的因果關系。而擁有它的人,我們總會對之肅然起敬,我們認可一個人的時候也會說到某某邏輯性很強。隨著在職場上的時間越長,我愈發感覺到它的重要性。工作中,開會、做計劃、PPT、解決問題、交待工作、匯報工作都需要用到它。
最開始意識到自己沒有邏輯性是在去年寫一份工作總結分析時候,就是完全的一份流水賬,一氣呵成,毫無重點,主管看到那密密麻麻的字也不愿意繼續看下去。
也是一直缺乏批判性思維,自己很容易被別人帶著跑偏,覺得人家的說法都很有道理,看了《學會提問》后,不禁想要罵自己,你怎么可以那么“膚淺”?你怎么不會動腦子想?
現在,我也不能說自己的邏輯性很強,但是至少我可以說我正在走在這條路上,在慢慢學習,成長,相信時間用在哪里,一定會有收獲。
一 工作匯報反饋法
1 微信匯報或word,郵件匯報忌連續性發一大段文字
最開始的我就是完完全全的踩過這樣的大坑,現在我喜歡用最簡單的1234簡化羅列,有需要并會分段發送。雖然這里我沒和我的領導考證過是否這樣他看的會更加清楚,從我自身經歷過兩種方式的人來感覺,明顯1234會更好。
2 日常會議匯報
我喜歡簡化分模塊,每個模塊下面進行解釋。有時候在聽別人匯報時候也會不清楚對方的一個重點是什么?我會在想我要盡量怎么說對方更容易聽懂。這一塊我做的還不夠好,有時說著就竄了,組織表達還是要提升,有了大概框架,相信不會太難。
3 魚骨式工作匯報
匯報格式:描述+原因+解決方案,事件+數據+對比,盡可能簡單,羅列事件不超過五條。
二 以終為始思維方式
提問有三種常見錯誤,一是問題過于寬泛,二是問題跟你沒關系,三是問題過于抽象。舉個例子,我沒有想象力,怎么辦?以前的我會說我也沒有想象力,哎。那現在的我會反問:你指的是自己哪方面沒有想象力?工作上?生活上?是否可以舉個例子?你想要具備想象力的目的是什么?用結果驅動思維,不僅鍛煉自己思維方式,更可以幫助養成良好的工作習慣。
三 鍛煉思維邏輯提問模板
第一個就是我們最常見的5w2h(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原因,過程,成本)。第二個針對定義性問題,設置一個條件,然后從正反兩個維度提出問題。比如針對“創新”這個問題,在日常工作中,你擁有創新能力?請舉例(正向),在日常工作中,哪些事情上你不好進行創新?(反向)
在工作的前幾年,是思維方式形成的最關鍵的幾年,你選擇的不僅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種思維方式,一種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