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文章我們介紹了S參數的基本應用,了解了插損與回損的概念,但是S參數中所包含的通道信息遠遠不止這么多,我們可以通過S參數來評估通道的串擾情況,還可以粗略計算通道的傳輸延時,查看通道的阻抗一致性等等,就像小陳在之前的文章中所說的,S parameter is all…神奇的S參數:這條線是如何描述信號的?(戳文字,有超鏈接~)
這篇文章我們還是通過解答問題的形式來繼續聊聊S參數在SI仿真中的應用。
怎樣從S參數中看出通道的串擾情況?
串擾指的是相鄰信號線之間的電磁干擾,如下圖所示的兩個相鄰信號通道,信號線之間的電磁能量會存在相互耦合的情況。
圖1
如上圖所示,當port1與port2之間通信時,port3與port4端口處也會有電流產生,我們稱耦合到port3處的能量為近端串擾(S31),耦合到port4處的能量為遠端串擾(S41)。我們來做一個實驗,如上圖所示通道,使用仿真軟件提取傳輸通道的S參數,改變兩根傳輸線之間的耦合距離,S分別為1H,2H和3H(H表示的是信號到參考層之間的距離)。得到的近端串擾S13曲線如下:
圖2
上圖中,紅色,藍色,紫色分別代表兩根線間距為1H,2H和3H時的近端串擾。這種串擾是用dB的形式表示的,我們將dB換算成百分比,如下:
可以看到,隨著間距的拉開,串擾逐漸變弱,當線間距達到3H的時候,串擾能量是很弱的,如果驅動端電壓是1V的話,那么近端串擾感受到的電壓幅值只有36mV。我們也可以在時域里面驗證下,圖1所示通道,在port1處引入一個幅值為1V的5GHz正弦波,改變兩線之間的間距,在port3處得到的波形對比如下,其中紅色正弦曲線為輸入波形
圖3
可以看到,我們采用時域分析的方法得到的信號串擾幅值和頻域提取的S參數得到的dB值是非常接近的。所以,只要得到了傳輸通道的S參數,我們就很容易看出通道的串擾情況。
怎樣通過S參數得到通道的傳輸延時?
我們知道,S參數中除了包含通道的損耗信息外,還包含相位信息,下圖為傳輸時延為1nS的單根傳輸線(2端口)的S12相位波形。
圖4
如上圖所示,通道的相位曲線是一系列的鋸齒波,并且呈周期性變化(并不是嚴格的周期性變化)。要想理解其中的含義,我們首先需要理解相位差的概念。如下圖:
圖5
當端口1的正弦波到達端口2時,由于互連結構的延時,兩個正弦波之間會存在一個相位差。對于同一個傳輸通道,不同頻率的正弦波對應的相位差不同,如下圖,分別為0.25G,0.5G,1G正弦波對應的相位差
圖6
同樣的通道,該通道的相位曲線如下圖所示:
圖7
可見,S參數中的相位,與我們直接使用正弦波仿真得到的結果是一樣的。當我們理解了相位曲線的含義后,就不難通過相位偏移來計算傳輸通道的延時了。一般使用以下公式來計算通道延時 :
對于這個通道,我們代入公式,有:
這樣,我們就通過S參數的相位信息計算出了通道的延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