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墓
古都洛陽,以悠久的歷史文化和雍容華貴的牡丹,而名聞天下。在洛陽之南伊川之北,萬安山麓,靜靜地安息著一位千年前的歷史名人——范仲淹。雖不似龍門石窟、嵩山少林那樣蜚聲中外,但于此也足以瞻古人之遺風,感今時之盛景。
由洛陽南行,后再往東行,穿過零零散散數個村莊,緊挨著鹽洛高速公路旁邊就能看到范公墓園了。墓園游人不多、陳設簡陋,但更顯得此地清幽僻靜,是一塊安眠的圣地。近千年的時光,倏忽而逝。如今,曾經的儒家之道、程朱理學漸漸成了昨日黃花,不知范公地下有知,該作何感想?
范公一生文治武功,輝映日月。青年及第,年輕有為。御敵守邊,固若金湯。高居廟堂,革故鼎新。勤政愛民,剛正不阿。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終其一生,正是對“修身治國平天下”的完美詮釋。
時光荏苒,倏忽千年。歷史早已翻開新的篇章,新時代的宏偉藍圖也正在徐徐展開。此時此刻,既無高不可攀的廟堂,也無遠離江湖的帝王,只有和諧的春風,民主的氣象,文明與自由的光芒照耀著每一個人的心靈。生活蒸蒸日上,社會隆隆前行。此情此景,當正是范公所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時候了吧。
斯人遠去,言猶在耳。雖然,先生已化作英靈眷顧著這片故土,再也不能指點江山,也不能揮毫潑墨,但他的精神卻萬古長青源遠流長,時刻滋潤著后人的心田。
那句鏗鏘有力,振聾發聵的名言“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正是孟子所言“有所不為,而后可以有為”,也是《道德經》中“圣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之意。想要有所成就,就必須先要耐得住一事無成的寂寞;想要成就不朽名聲,就要敢于替眾人去冒險。
守良知之拙技,懷天地之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