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周末培訓了兩天,整個培訓內容的導圖如下:
如果覺得圖片不清楚想要清晰大圖的,可以發消息給我,留下郵箱我發給你~
培訓的老師是個很牛逼的人,應該是國外牛逼大學畢業的,因為能做到GE的HRD,現在擔任阿里巴巴一個子公司的董事,是很多個大公司的管理咨詢顧問,肯定已經財富自由了。公司每次都是請這樣很牛逼的老師給我們上課,我覺得聽得也有說服力,因為老師講的東西他都已經做到了,而且已經用他的知識給自己積累了足夠的經歷和財富,所以下面的學員也就沒有不認真學習的道理
這次培訓的題目我個人覺得有點難,因為講的是“創新”,大部分人應該都會覺得創新靠的是靈感,而靈感怎么能訓練呢?但是從我的角度來看,靈感和直覺是來源于經驗的,最好的例子就是喬布斯,當喬布斯用iphone顛覆了手機定義的時候,他的靈感和直覺恰恰就是來源于他在做電腦、網絡和ipod的經驗,是他的經驗告訴他,人們希望手里拿的并不是一個通信設備,而是一個多媒體娛樂設備,而他在ipod上面用戶體驗和外觀設計的經驗才最終讓iphone成為了手機界的霸主。因為在iphone上市之前很久,我就開始用觸屏手機,不過那個時候觸屏手機的用戶體驗真的是讓我都沒有想說的欲望
言歸正傳,開始總結一下這次培訓的內容
首先老師講的是最核心的:創新最大的障礙“范式”,也就是“思維定勢”,其實創新很多時候都是對現有思維定勢的否定或者改進
所以老師給我們講了3種方法:
1. 否定
2. 反轉
3. 可能性
來幫我們打破范式,做了很多的訓練,讓我們自己列舉出范式并且用上面的方法去推翻或改進范式
然后老師講的是三種商業模式:
1. value chain 生產鏈
類似的企業是制造業,像奇瑞汽車。制造業會不斷通過優化生產線、優化采購環節等方法降低生成成本,提高產品的性價比,而這個就是這種商業模式的核心競爭力
2. value shop 解決方案提供商
類似的企業像咨詢行業,高盛、IBM等,他們給客戶提供的不只是產品,而是服務,是一整套的解決方案,因為是量身定做的解決方案,所以他們最核心的競爭力是“人”和“專業度”,只有最專業的產品和制定方案的顧問才能為客戶提供最好的解決方案
3. value network 平臺
類似的企業像阿里巴巴、美團點評等,他們給客戶提供一個平臺,可能是幫助客戶溝通,或者是幫助客戶決策購買。這樣的商業模式,最重要的一方面是用戶的量、商家的量也就是廣度;另一方面是提供的服務或商品的全面性,也就是深度
再然后,老師講了水平系統思維方法,這個是用來開發靈感、找到要做的模式和項目的:
1. 細分替換法
例子:
這個圖上面涂黑的部分是“汽車美容”
我對這個方法的理解是這樣的,針對某一個現有的具體的商業模式,把它的核心流程和產品梳理出來,然后把流程節點和產品內容做替換,就生成了新的商業模式,舉個例子:
到家模式: 其實是從餐飲外賣的模式替換來的,餐飲外賣的核心流程是: 送餐到家;然后把“餐”做了一個替換,就變成了: 送服務到家,如:美甲到家,按摩到家,廚師到家之類
2. 藍海策略法
例子:
這個很明顯,其實主要是用來做競對分析,來確定方向和方案
如上圖,如果我要開一個咖啡店,那我必然要有我自己的優勢,要盡量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有我無(差異化)”,我肯定要在一些核心的用戶需求方面去跟競品做比較分析,這樣才能確定一個自己的方向方案
3. 誘因聯想法/隨機刺激法
例子:
這個我覺得是最好理解的,但是確是比較難實施的,因為這個靠的就是想象力了
再再然后,老師講了垂直系統思維方法:六帽法。這個方法是在找到靈感之后如何把靈感落地用的
白帽: 客觀;信息帽
收集所有的信息,然后相互比較,數據和信息不比較是沒有意義的。注意“你不能任意提高一個事實的層次,除非你能驗證它”
紅帽: 主觀;請感帽
這個是在討論陷入僵局的時候用來喚起大家的,比如問一下“大家覺得這個怎么樣?”
黃帽: 樂觀;優點帽
找到方案的所有優點
黑帽: 悲觀;缺點帽
找到方案的所有缺點
綠帽: 創意;創新帽
找到方案
藍帽: 管理;指揮帽
這個是BOSS的作用,一個是在整個討論過程中掌控指揮過程;一個是在最后的時候做決策
帽子運用的原則: 所有人必須同時帶同一頂帽子,大家必須在同一個頻道上討論,這個需要藍帽子的人來保證
帽子運用的順序:?
開始的必須是白帽,在沒有收集信息的情況下討論任何的方案和優缺點都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綠、黃、黑三種帽子是輪流來的,需要不斷的迭代來確定我們選用哪個方案,這個方案里面具體的實施細節,應該發揮什么優勢,應該用什么方法解決劣勢
總結一下:
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我非常的佩服這些能把實踐中的經驗總結出來的人,這也是我一直堅持寫東西的原因,因為只有不斷的積累和思考,把事情做的越來越熟練,才能從中發現規律,并且能用這么淺顯的方式把規律總結和表達出來,分享給更多的人,我學習成長的路還很長,加油加油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