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在小區里面遛彎,看到池塘里面有一只鴨媽媽和十只小鴨子在自由自在的游玩。大家都說這是野鴨子,鴨媽媽孵出一群小鴨子。每天都有人去喂食它們,所以它們長得特別的好。
我也開始把手里的馕掰碎投食給它們吃,它們可真聰明,馬上從各個方向游過來爭先恐后的吃起來,這時候我發現鴨媽媽一直在旁邊觀望,沒有吃。就算我把馕投到她跟前,她也不會吃,也會立馬被別的小鴨子趕過來吃掉。剛開始我還以為是鴨媽媽不餓呢?
當小鴨子們都吃飽喝足,開始陸續游到別的地方玩去了。這時候鴨媽媽才游到剛剛小鴨子們吃過的地方,開始尋找殘羹剩飯。我一下子被她無私的母愛感動到了,原來鴨子的母愛一點都不比我們人類少啊!為了自己的孩子能吃飽喝足,她就一直觀望著,一點都不吃,當所有小鴨子都吃飽了,她才想到自己。
我不知道在鴨子的世界里有沒有反哺這一說?當小鴨子長成大鴨子,會不會去照顧年老體衰的鴨媽媽?他們會不會記得媽媽為了它們能吃飽,寧可自己挨餓?
從它們現在幼小就光顧著自己吃飽,絲毫沒有顧及到媽媽有沒有吃到的情況來看,我是很擔憂的。媽媽無私的奉獻和小鴨子們自私的表現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這讓我想到我們做父母又何嘗不是對孩子無私的奉獻呢?如果我們一味的教會孩子向我們索取卻沒有教會孩子如何去感恩,如何做人,那我們的教育是多么的悲涼?
最近看到很多文章也在說:“溺愛”成了青少年元兇之一。
因為溺愛,父母被親兒子毒死的慘案:
陜西渭南的楊某報警,說父母煤氣中毒身亡。
警方趕到現場后,發現一對60多歲的男女倒在地上,煤氣罐開著,很像是煤氣中毒現場。
但經驗豐富的干警敏銳地察覺好像不對:正常人父母遭遇不幸,肯定悲痛欲絕,第一時間打120搶救,可楊某不但異常冷靜,而且首先想到的是打110和保險報案電話。
干警嚴重懷疑有隱情。一番調查后。果然。真相令人發指:
32歲的楊某是家中獨子,被父母捧著抱著寵大的,從小沒受過半點委屈。
順風順水讀完大學,楊某進入社會才知道生活不易。外人的冷臉和白眼讓他心理扭曲,一心想發大財。有天楊某得知,如果買保險后出意外,能得到保險公司的巨額賠償。
他頓生邪念,當即為父母辦理了人身意外、高度殘疾等多份保險。
接著,他在網上查了大量資料,了解到亞硝酸鹽的中毒癥狀和煤氣中毒一樣。于是從網上購入大量亞硝酸鹽。
然后可怕的一幕發生了:
父母從外地來看望楊某,臨走前一天,全家一起吃飯,這個老人寵了一輩子的兒子,事先把亞硝酸鹽拌入牛肉,特意夾給父母吃。
可悲的是,習慣把好東西都留給兒子的父母,舍不得吃,一口沒動。
楊某見計劃不成,又到廚房,借著給父母倒水的名義,在水里摻入亞硝酸鹽,拌好了端給父母,眼睜睜看著他們喝下去。
中了毒的老人開始痛苦掙扎,楊某冷眼旁觀,沒采取任何措施。
兩位老人慢慢沒了生命跡象,楊某打開煤氣罐,制造了一個煤氣中毒的現場……
溺愛中長大的孩子,總覺得自己是世界中心,可事實上,世界并不會圍著他轉。
當自我和現實劇烈沖突,就釀成了上面的悲劇。
被溺愛的孩子的表現有哪些呢?自私、貪婪、無能、無理。一個什么都干不了,又什么都想要,還自私自我不懂事的孩子,他的日子會好過嗎?他會讓父母的日子好過嗎?
被溺愛的孩子,他的幸福很可能僅限于童年。
所以有時候,父母的無私不是偉大,而是愚蠢。
其實給孩子最好的寵愛,就是教他學會感恩,學會做人!
感恩是一種美德,一種情感,一種生活態度和生活方式,它來自于對生活的愛與希望。讓孩子學會感恩,學會做人,就是讓他們懂得尊重別人,對別人的給予心存感激。因此,父母應該讓孩子從知恩、懂恩開始,學會感恩、報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