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雨思
這里的雨下了大概有四天四夜零三分之一天,可于人們而言,就好像下了有四年一樣,對雨的怨言就像地上的積水越積越多。前些天因為忍受不了伏天酷暑的煎熬,盼星星盼月亮似的盼望著一場淋漓雨,這會兒心愿倒是滿足了,可我們又不快樂了,可見“適可而止”這個詞真是對很多真理的闡釋啊。
我想,我們曾經盼望雨,如今渴望晴的心態,就好像是一個長期偏安于安樂窩、享受在陽光下,卻無聊久了的人,久感生活之無味而想找個目標去奮斗,為漫無目的的生活尋找到一個著力點,以重新發現生命的意義,畢竟我們的生活需要有意義,否則我們為什么還要樂此不疲地堅持生活呢?然而,當他真正遇到一場雨,投入為目標而奮斗的追逐中之后,才能體會到個中的酸甜苦辣,雨會沖散所有陽光下的美好幻想,洗去曾經自以為是的榮耀光環,讓你重新面對真實的生活,體會世間事之種種不易,雨是打擊,亦是磨煉。
前段時間,每天準備公務員面試的我,亦如遇見了一場大雨,緊張、忙亂、迷惑、手足無措,我不想像去年一樣將好容易爭取來的機會白白送人,更不想在失敗后成為別人茶余飯后取笑的談資,還很想用事實親自去證明一下那些甚囂塵上的所謂“關系論”、“金錢論”、“命運論”的不堪一擊。看熱點、背金句、練習,累了困了就喝杯咖啡來支持,頭發大把大把地掉落,仿佛又回到了七八年前的高考前。惜時如金,點燈夜戰已成日常,恨不得把每天的24小時用乘方放大的無限倍,也曾迷茫無獲,在夜晚的陽臺上眺望夜空中繁星點點和夜空下的萬家燈火,問自己這樣的努力值不值得,也曾在某次模考失利后失聲痛哭,問自己到底是怎么就走成了這個樣子。
回想起來,當初和如今同樣的不易,那些拼命奮斗的日子,就如同雨中的奔跑,路途的泥濘和內心的煎熬不親身體會又怎么會知道呢?不是每一次雨后都會遇見彩虹,但雨中的我們除了奔跑又能做什么呢?哪有那么多隨隨便便的抵達,不過是一份執著和不停地奔跑而已。
夜聽風雨,雨聲時而如龍王打翻了貯水缸,汪洋恣肆;時而又如嫦娥牽惹了相思結,隱隱綽綽,如泣如訴;時而如出戰的鼓點,振奮人心;時而如普度蒼生的梵音,密密匝匝,滌蕩心靈。雨聲,激蕩著年輕的意氣風發,也讓那些一味求成的戾氣在梵音中漸漸平復,讓每一個人更接近真實的自己。
(二)敗感
確實,我對自己的那次失敗耿耿于懷,我恨自己為什么沒有成為最厲害的那一個,辛苦努力到最后卻要來品嘗失敗的滋味,真是大寫的不服啊。這次終于失誤了吧,終于也將成為他人茶余飯后的笑談,終于證明自己的實力以失敗告終,這些假想的定論真讓人崩潰。
新聞上看到跳水女將傅園慧因0.01之差與冠軍失之交臂,面對鏡頭前的采訪,這個昔日開朗樂觀的女孩哽咽痛哭的樣子真讓人心碎。家國榮辱、團隊責任、親友期盼和個人對自己的要求,都是她職業生涯中必須承受之重,差0.01,于她本人而言是心碎的結果,于我們而言卻仍然相信她的實力,相信她真的很優秀啊。
想起歷史煙云中那個四面楚歌的故事,自詡為力拔山兮氣蓋世的西楚霸王,在贏得無數次戰爭后,因一次的失敗就深感愧對江東父老,從而自刎于烏江。我們不禁感嘆,英雄何以如此短視!一次失敗就要將自己打入地獄嗎?“江東子弟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啊。
只有走出往日榮耀光環,才能走出如今失敗的羞恥之感,正視眼前和將來要面對的現實。到頭來,我們都不得不承認,我們都不過是普通人而已,需要不斷努力才能看起來毫不費力,甚至努力之后也不一定會馬上看到成就,接納自己的平凡,才能看淡成敗榮辱,涅槃重生。
正如泰戈爾言:“鳥的翅膀背上黃金,就再也不能飛翔了”,而我們為什么總是要用世俗的成敗榮辱觀來給自己增加負擔呢?畢竟除了一時的成敗,我們還有更豐富的人生去體驗,何不卸下枷鎖,依心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