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閱讀王瀟的第四本作品《總會過去,總會到來》,作者真誠袒露自己創業路上的至暗時刻和走出低谷的勵志經歷,幫助迷茫的你踏上信念之旅,少走人生彎路。
繼《趁早》《按自己的意愿過一生》后,勵志偶像“瀟灑姐”的第三部人生成長故事書。這一次,她真誠袒露自己創業路上的至暗時刻,育兒、婚姻中的摸索和體悟,剖析自己如何被“別人的聲音”和“自己的欲念”綁架,又如何重新梳理自己的思路,堅定地擯棄那些“連自己都不相信”的事,在喧囂中安靜地殺出一條“血路”的。
她用親身經歷告訴我們一定找到并堅定信念,相信相信的力量。
2、閱讀感悟:
一個人的一生從來不會一帆風順,命運給你的饋贈往往也在背后標好了價碼,哪怕曾經有過高光時刻,在一個不經意間也可能會陷入至暗時刻。
王瀟的成長和創業經歷充滿了現實意義,她有一個很好的開局也獲得過不少的機遇,在讀《五種時間》的時候我會有一種她從未受過風雨的錯覺,然而其實她創業的十年,向來是天天痛苦天天生長。
作為一個勵志代表她的底色是理想的,作為一個創業者她的表面是現實的,就是這樣的初心與事實矛盾的一個人,跌跌撞撞走了十年,這本書寫的真實,值得一讀。
3、精彩段落:
①七年就是一輩子
這本書將要記錄的,是2015年夏天到2022年夏天的這七年光陰。記錄采用了兩個觀察點:第一個觀察點是時間線上那個深陷其中的我,記錄中會使用第一人稱來描述我看見了、體驗了什么,像是紀錄片部分;第二個觀察點是此時正在書寫的我,依然使用第一人稱,但會站在更高更遠的位置,去審視、評價當時的那個我所面臨的問題,像是旁白部分。這兩個角度的交織讓我的記錄一會兒沉浸一會兒抽離。曾經,我簡單地認為過去的我愚蠢,現在的我智慧,但2022年的夏天,當我寫到第三本人生成長故事書的時候,我不再這么認為了,一個人可以同時既愚蠢又智慧,我就是這樣一個人。
面對故事里的前后關聯,也會有人問我,到底是我的創業在為寫作提供素材,還是我的寫作在為創業提供內核?要我說,寫作寫下的不只是創業,而是人活著的內核,寫作于我而言肯定比創業純粹得多,因為每一本書,書里的每一句話,都是因為自己想表達,而不是為了等待檢驗和同意。但與此同時,當我創業,就有人能循著我做的事漸漸找到自己的內核,那么對于這個個體而言,他找到自己的內核,又比讀我的文字純粹得多。
當你翻閱,就與曾經在這里停留過的我相遇。我們對望,點一點頭,再各自繼續向前。再來一千次,我也會鼓勵自己,也會鼓勵你昂揚地踏上旅程,什么都是不確定的,但是沒關系。
等你讀完這本書,我們就將再次告別,不要回頭也不要害怕,只要不停向前,一切總會過去,一切總會到來。
②人切不可從事自己都不相信的東西。
在這本書里,我把人比喻成忒修斯之船。旅程中,為了能夠持續航行,你會或主動或被動地更換船板,舊的換成新的,破損的換成完好的,不停加固和翻新。等你換了足夠多的船板,就已經不是原來的那條船了。
對于人來說,這不斷更替的船板并不是肉身,而是認知,是觀念。
如果有些船板天然就薄弱甚至缺失,換掉是唯一的方法,否則,它們的存在會讓船徘徊不前甚至傾覆;但是換錯船板,也會讓船徘徊不前甚至傾覆。
這一章,我用來記下我這艘船所經歷的最大教訓:
人切不可從事自己都不相信的東西。
這是決意更換船板的重要時刻,甚至要更換的已經不是船板,是瞭望臺和桅桿。
都說自驅力是成長最核心的部分,現在看來外力也是。尤其當渴望成長但又方向不明的時候,外力的作用尤甚。外力會向你展示別人的成績、閃閃發光的前景,對比出你的不作為和不勤奮。在其他生活場景中,這個外力會來自父母親戚和同儕。而對于創業者來說,這個外力首先來自投資人。
關于我能力的缺失項,這個投資人是清楚的,于是他繼續說:“作為創始人,要能客觀看待自己的弱項。也許就你這個人而言,它未必是個弱項,但是現在我們不是圍繞具體的人討論這個問題,是針對項目的實現和發展來討論。缺人就要找人,把事辦成,就要組隊,你應該是需要找一個合伙人,補你的弱項,把趁早的價值用互聯網手段產品化。而且一旦找人,就要開放,要慷慨,要信任。”
五年以后的今天,當我第一次準備用文字復現2017年所有的至暗時刻時,我發現選錯合伙人,就像選錯人生伴侶一樣,無論曾經產生了多少怨恨和指摘,你必須要意識到:這都是你自己做出的選擇。
在每個人生階段,被推到你面前的人都有很多。當一個人站在你面前,都會帶著自己的優勢和問題。你打量他,想讓他的優勢成為你的優勢。但你忘了,他的問題也會成為你的問題。
③創業者的午夜修羅場
“最重要的是活著。活著才能說話,才能講出自己的故事。無論如何先活著。”
天色已經全黑了,我需要的正是黑暗。
太平洋正中陌生的島嶼上,夜色漆黑,海浪低沉,這里遠離北京的燈火,我孤單一人,感受著具體而焦灼的痛苦。
人總會走進自己的修羅場,對我來說,就在此處,就是此時。我經歷了碰撞,破碎,需要重建。我渴望在沒有光亮的時刻看清更多東西,渴望命運在我頭上懸掛一把利劍,我一覺醒它便落下,從此斬斷那個錯誤的選擇。
而修羅場里沒有別人,正在角力的是我的恐懼、我的貪婪和我的信念,她們三人痛苦地對峙著,無處遁形。我緊閉著雙眼,想象一個透明的意識飄浮在她們三人上空向下注視,依次發出逼問。
你的貪婪是什么呢?
“我要做喜歡的事。
“我要創業成功。
“我要做喜歡的事并且創業成功。
“我要做喜歡的事并且創業成功從而證明我堅持的信念是正確的。”
你的信念是什么呢?
“我相信人生在于秩序,生命在于運動,行動在于持續,成長在于循環增強。
“我會堅持實現,我會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