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地點:野外等
發起方:滑縣產業集聚區英民中學秀水奇石班
調查時間:白晝
調查目的:了解生物所屬類別及生活習性
調查方式:實地考察,查閱文獻
挪威牧羊犬,原產于挪威,是一種活潑、好學、不知道害怕的警衛。它們的外表美觀、愛與人交朋友、對人忠誠、喜歡兒童。但是,性格比較急躁。
中文學名
挪威牧羊犬
界: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
綱:哺乳綱
目:食肉目
科:犬科
屬:犬屬
種:灰狼
英文名:Norwegian Buhund
性格:活潑、好學、不知道害怕
原產地:挪威
壽命:13-15年
發展歷史:相傳北歐海盜有一個傳統,在埋葬逝者的時候,會將他的狗一起埋葬。他們認為,當逝者來世復活時,狗狗還能夠守候在身邊。考古學家曾在北歐海盜的墓中發現不同大小的6只狗狗骸骨,似乎證實了這一傳說。當時北歐海盜飼養的犬種,就是挪威牧羊犬的祖先犬。除牧羊外,它們還跟隨海盜一起遠航。近代,此犬在挪威西部被改良。20世紀20年代,它參加了在挪威耶倫舉辦的犬展,1939年,挪威牧羊犬俱樂部成立
外形標準
肩高:公:16.9-18.5英寸(43.0-47.0厘米) 母:16.2-17.7英寸(41.0-45.0厘米)
體重:公:30.9-39.7磅(14.0-18.0公斤) 母:26.5-35.3磅(12.0-16.0公斤)
被毛顏色:黑色、金色、赤棕色
眼睛:橢圓形,眼睛顏色呈黑色
耳朵:中等大小,豎起。
腦袋:頭部:楔形且干凈。雄性與雌性表現明顯。
顏色:淡黃色,從很亮的的顏色到紅黃色,毛末梢有的是黑色的,有的不是黑色的;有單一的黑色,但脖子、胸部和爪子是白色的、純凈亮麗的顏色。
生活習性
此犬性格開朗友好,記憶力佳,學習能力強,熱愛看門工作。城市的生活它也能夠適應,不過需較大的運動量。
鵝,是鳥綱雁形目鴨科動物的一種,屬于家鵝。家鵝的祖先是雁,大約在三四千年前人類已經馴養。現在世界各地均有飼養。鵝頭大,喙扁闊,前額有肉瘤。
脖子很長,身體寬壯,龍骨長,胸部豐滿,尾短,腳大有蹼。食青草,耐寒,合群性及抗病力強。生長快,壽命較其他家禽長。體重4至15公斤。卵化期一個月。棲息于池塘等水域附近,善于游泳。
中文學名:鵝
別稱:家鵝
界: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綱:鳥綱
目:雁形目
科:鴨科
英文翻譯:goose
形態特征:鵝為家禽,成年的鵝比鴨大,額部有肉瘤,頸長,嘴扁而闊,腿高尾短,腳趾間有蹼,羽毛白色或灰色。能游泳,吃谷物、蔬菜等,肉和蛋可以吃。雛鵝,剛剛孵化的鵝,黃色或黃褐交替絨毛,嘴扁,腳掌和嘴橘黃色。
生活習性
家鵝的祖先是雁,大約在三四千年前人類已經馴養。世界各地均有飼養。食青草,耐寒,合群性及抗病力強。生長快,壽命較其他家禽長。體重4~15kg,孵化期一個月。棲息于池塘等水域附近,善于游泳。
雨燕科(學名Apodidae)通稱雨燕,在動物分類學上是鳥綱雨燕目中的一個科。雨燕是飛翔速度最快的鳥類,常在空中捕食昆蟲,翼長而腿腳弱小。雨燕分布廣泛,有些種類在高緯度地區繁殖而到熱帶地區越冬,是著名的候鳥,有些則是熱帶地區的留鳥。雨燕科下共有18屬84種。
中文學名:雨燕
拉丁學名:Apodidae
別稱:樓燕
界: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
綱:鳥綱
目:雨燕目
科:雨燕科
俗名:樓燕北京雨燕19屬92種。種類包括:高山雨燕(Apus melba)、普通雨燕(A. apus)、黑雨燕(Cypseloides niger)、煙囪雨燕(Chaetura pelagica)、爪哇金絲燕(Collocalia fuciphagus)、非洲棕雨燕(Cypsiurus parvus)、燕尾雨燕屬(Panyptila)、白喉針尾雨燕(Hirundapus caudacutus)、白喉雨燕(Aeronautes saxatalis)等。
生活習性:雨燕取食時,不倦地前后飛逐,張開大嘴兒捕昆蟲。也在飛行中喝水、洗澡,有時還在空中配對。飛行時翼的撲動相對較慢而不靈活(每秒4~8次),但鐮刀狀的翅使雨燕成為小鳥中飛行最快者,一般每小時可飛行110公里(70英里);而褐雨燕時速高達276.47到353.23公里,速度相當之快,在夜晚只能看見它的影子一閃而過。已知經常捕食雨燕的掠食性鳥只是某幾種大型的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