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走過川藏線沒有高反的我,這次直飛到拉薩沒有停留直接出發走阿里大北線,低估了線路的難度,出現了一些高反癥狀,幸虧在同伴中癥狀最為輕微。當初川藏從成都出發,一路有個適應過程,海拔逐漸上升,倒也沒事。這一次飛到海拔3800米的拉薩,第二天就直接到日喀則,沒有休整適應的過程,必然會有反應。
理想中的阿里大北線,是在神山岡仁波齊轉山,在圣湖瑪旁雍錯邊看藍色的湖水和雪山,在金色古格王朝看夕陽。
如果再給我一次選擇,自駕阿里大北線,我可能會猶豫,因為這是一條有門檻的路線。沿途海拔都在5000米上下。山路狹窄蜿蜒,極其危險。最初的幾天高反嚴重,走快點都喘氣。
行程大致如下(經典路線):
第1天 :拉薩—羊湖—浪卡子—江孜—日喀則
第2天 :日喀則—薩迦—新定日—絨布寺—珠峰大本營
第3天 :珠峰大本營—老定日(崗噶)—希夏邦馬保護區—佩枯錯—薩嘎
第4天 :薩嘎—帕羊—霍爾—巴噶—基烏寺—神山岡仁波齊—塔爾欽
第5天 :岡仁波齊轉山(塔欽—曲古寺—止熱寺)
第6天 :岡仁波齊轉山(止熱寺—卓瑪拉山口—門曲—祖楚寺—塔欽)
第7天 :塔爾欽—門士—巴爾兵站—扎達—古格
第8天 :古格—札達—那木如—獅泉河
第9天 :獅泉河—革吉縣—亞熱鄉—仁多
第10天 :仁多—帕瑪—措勤
第11天 :措勤—文布南村
第12天 :文布南村—尼瑪
第13天 :尼瑪—色林錯—班戈錯—班戈
第14天 :班戈—納木錯
第15天 :納木錯—拉薩
去西藏之前,如果想和喇嘛們討論一下藏傳佛教,請讀一下入門書籍《西藏生死書》,如果想了解西藏近代史,讀一下《喇嘛王國的覆滅》。
來看下這條路線的海拔。當我們在扎達附近5030米海拔的道班住上一晚之后,感覺4000米的海拔都不算什么。
拉薩3658、羊卓雍湖4441、浪卡子4500、普莫雍錯5100、40冰川5300、日喀則4000、薩迦寺4316、珠峰大本營5200、 崗嘎4340、薩嘎4502、仲巴4587、塔欽5000、曲古寺4820、止熱寺5210、卓瑪拉山口5650、祖楚寺4300、瑪旁雍措4588、鬼湖4573、古格王朝3800、札達4000、獅泉河4350、革吉4800、改則4424、措勤4700、扎日南木措4613、當惹雍措4530、文布南村4600、尼瑪5000、班戈4700、納木錯4718。
西藏的阿里地區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區之一,阿里地區有30萬平方公里,相當于3個浙江省,人口只有幾萬人。國內去除戶外徒步線路,以及穿越羅布泊、可可西里、羌塘三大無人區之外,阿里大北線是常規線路中,最難走的路線之一。在一些無人區中最麻煩的是迷路,路上和路下沒有多少區別。
水燒不開,住宿不好找,吃飯更別提,一路有各種口味的飯菜供選擇,比如川菜、川菜、川菜。這條路線,需要對生理和心理素質都有考驗。高反的頭痛欲裂,夜里無法入睡,干燥的流鼻血,風沙極大。眼睛被風吹得不停流淚,紫外線極其強烈。
因為時間有限,飛到拉薩沒有休整,直接出發的前幾天同伴各種高反,頭痛惡心。夜里無法入睡。
同伴們最初的幾天都在交流吃什么藥最有效果,如果看見誰偷偷往嘴里吃東西,不用問,藥不能停。
而我感冒一直沒好,邊吃感冒藥邊走。高反的藥我倒是沒吃,一路硬抗。高原的陽光強烈,風像刀子一樣凜冽。
手機信號經常沒有,移動聯通電信,能夠有通訊信號就是讓人開心的事情。數據網絡,大部分時間都是2G。為保持通訊,帶奇三大運營商的手機最保險。
珠峰大本營和想象中差太多,只能遠距離看著,看似很近,走過去很遠。
崗仁波齊因為時間關系,也沒有去轉山。如果時間充裕,最好去轉轉神山,神山會保佑你,崗仁波齊小鎮的小店老板收了我四十元的早餐錢以后附贈了這個忠告,大概他也覺得照得見影子的稀飯和幾個饅頭一疊咸菜還缺一個忠告才能值這么些錢。
阿里地區屬于邊境,路上經常要停車過邊檢站,刷身份證,檢查邊防證,駕駛證,行駛證。至少檢查20次。檢查方式基本上都不重復,有的是全車都要下車去檢查站過關,有的是司機不用下,其他人過去,有的是一車人都不用下。乘客需要身份證和邊防證,司機需要身份證駕駛證,行駛證,邊防證。
在阿里首府獅泉河住最好的賓館,熱水器漏電。換了房間之后還是如此,我徹底放棄。
一路上發生許多事情,因為現在還在路上,等我完成這段旅途,再看有沒有心情來寫吧。
有好心的開著貨車的甘肅司機熱情幫忙,扎達土林的藏族道班好心相助。
中秋到國慶期間,阿里地區的溫度在零下2度到18度之間。晝夜溫差大,一件戶外保暖內衣加抓絨沖鋒衣足夠,怕冷的還可以帶一件戶外羽絨。防曬措施必須做好,帽子頭巾太陽鏡一個不能少,我的一個同伴硬生生的曬成藏族同胞的樣子。
阿里地區,攝影器材,拍風光用得最多的是長焦,焦距最好能做到400mm,廣角用得比較少,使用頻率大概在30%左右。如果是拍人文,例如在拉薩,35或85比較合適。
無人機也是一個非常建議攜帶的攝影器材。但是很多地方飛不了,因為風太大。
我的無人機在5000你海拔貼地飛行的時候,咣的一聲撞到地面,因為高原的地面看著平,其實連綿起伏。這個要小心。
租車建議用豐田霸道,也就是普拉多,2.7排量很勉強,超車很困難。高原空氣稀薄動力不足。租車前必須檢查剎車,車充,備胎,隨車修理工具,車燈是否正常,亮度是否正常。
自駕牢記,不要在阿里地區走夜路。走多了夜路,容易遇到鬼。
西藏的加油站加油必須要登記身份證,行駛證,駕駛證才能加油,汽油費比內地要貴很多,92號汽油在最貴的加油站,將近10元一升。在西藏的高速公路不收費,可能是含在油費里吧。
阿里地區(藏語:??????????????,威利轉寫:mnga' ris sa khul):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西藏自治區的一個地級行政區。元朝稱納里,明朝稱俄力思。位于青藏高原北部——羌塘高原核心地帶,是中國西藏自治區的一個地區級行政區劃,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區之一,擁有獨特的高原自然風貌。阿里是喜馬拉雅山脈、岡底斯山脈等山脈相聚的地方,被稱之為“萬山之祖”。同時,這里也是雅魯藏布江、印度河、恒河的發源地,故又稱為“百川之源”。2012年,阿里地區調整為7縣、7鎮、37個鄉、141個村(居)委會。轄7個縣:噶爾縣、普蘭縣、札達縣、日土縣、革吉縣、改則縣、措勤縣。地區行政公署駐噶爾縣獅泉河鎮。
先欣賞一下這次行程拍攝的阿里大北線的風光吧,每一張照片都付出了代價,來之不易。
拍攝器材:手機iPhone X,無人機大疆御air,尼康850,鏡頭80-400mm鏡頭,14-24mm鏡頭。
三腳架幾乎沒有怎么用,濾鏡系統除了CPL之外的都沒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