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動常常被思緒牽絆。思緒既可以是行動的動力,也可以反作用力。正面、有用的思想可以使人馬上開始行動,消極、焦慮的愁思會讓人止步不前,空惆悵。
心理測試量表里,在測評各項焦慮程度的問題之外,專門有一欄,讓填表者回答這些焦慮對他生活、工作的影響程度。可見,即使是同樣焦慮的人,有些依然可以正常地完成各種任務,而有些則被焦慮所控制,無力無法面對。他們的差別可能在于責任感、自尊心。自尊心太高的人,一旦發現自己能力不足,又沒有全力趕上,便對自己完全失望,認為是不可原諒、無法挽救。責任感強的人,無論如何也會逼迫自己完成該完成的任務,認為是自己必須完成對別人的承諾。自尊心強,導致無法完成任務,沒能負起責任,會使自尊者更加自責,陷入惡性循環。所以,改變這個循環的節點,掌握在自尊者自己手上,那就是發現自己能力不足后,不能逃避,而是要全力努力,然后無論如何在deadline完成任務。這是唯一的出路,而一旦走出這個出口之后,會是一個新世界。
只有全心努力的時候才是最幸福的,全心努力的結果也是幸福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