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事多有關聯,世間人總有羈絆。
當你只有你自己的時候,你也就無所畏懼了。
有了羈絆,做事情總會瞻前顧后,縮手縮腳,事后也多會在心里嘀咕所做之事是否合乎情理。顧慮消失的那一刻,給我一個支點,我真敢去撬動地球。這樣的心路歷程在我小時候,上演了千千萬萬次。
五年級和同學在操場玩兒自行車,在閨蜜豪氣揮手說新車子不怕摔隨便騎之后,二話不說拿起閨蜜新買的價值不菲的超級迷你自行車,從五米高的臺階騎下去,半路由于自行車輪胎過于小平衡度無法控制跌落下去,落得個左手臂受傷一個月不能騎車的后果。那時候,年紀太小考慮不到多深多廣,就眼前最顧慮的是閨蜜那輛從北京買回來的高級迷你折疊自行車,想的是那么貴壞了怎么辦?等閨蜜點頭以后,顧慮消失,哪還怕什么摔不摔呀。直接操起家伙想騎就騎唄。
初生牛犢不怕虎,可長大了,考慮事情周全了,知道自己不是一個人,受傷了父母會擔心,難過了父母會憂心,出遠門了父母會牽掛。做事也就畏首畏尾起來,不敢過度消耗身體,怕生病了父母擔心;出家門了就要和父母報備,怕他們見不到我們人而操心;人生的各個節點的決定更是要和他們商量,怕做出什么讓他們過于生氣的事情。
在這個長大的過程中,我們認識的朋友越來越多,彼此在乎的人越來越多;掌握的事情越來越多,在意的事情越來越多而做不了的決定也越來越多了。就這樣,我一度陷入一種困惑之中,總會遺憾原來敢闖敢鬧,無所畏懼的小女孩丟掉了。瘋玩的時候會考慮要注意安全時刻給父母報備,不能出什么岔子,否則他們會擔心。和朋友們交往的時候做什么也得時刻考慮著他們的心理感受,畢竟太在乎他們萬一傷害了誰,萬一誰要離開。在公司更是左右逢源,不僅得做好工作,還得處理好和周圍人的關系,辭職都不能輕易辭職,否則失業了不還得需要父母跟著著急上火嗎?…繞來繞去,繞不開羈絆,你不是一個人,最起碼你的心里不只你自己。
這些東西被我們隨著時間的流逝一點點的、不知不覺的加附在自己身上,慢慢的壓彎了我們的脊背,重重疊疊遮住了我們的視野,也拖住了我們想要沖出去的腳步。
這種狀態一直持續到了十月初的一天下午,當我和一個剛認識不久的朋友深入交流的時候,她給我講的一個故事讓我茅塞頓開,仿佛我上前打開一扇門,突然絢爛的耶穌光噴射出來,我伸手擋住眼睛都能感覺到光亮。
那天下午,我們坐在水庫大壩上,她坐在我左側,右手的食指和中指夾著一支南京,她重重的吸了一口煙,扭過來看著我,在我正看著她緩緩吐出來的被夕陽余光照的有些特別的煙入迷的時候,“說來說去,我真的把自己說成抱養的了”這句話盡量克制可還是直接沖擊到了我的耳朵最深處。我有點懵,不知道怎么接話,看著她扭過去只留下的側臉,企圖看出她的一絲情緒變化,這樣我才能決定接下來說什么。
不過顯然她的目的不是讓我說什么,她接著回給我一個干凈又釋然的笑臉,說:“在我知道了這件事的那一刻,我突然意識到我只有我自己了。同一秒,我有許多以前搖擺著沒做決定的事情,瞬間都有了答案。”之后我們有的沒的一直聊到夜幕降臨,才各自回家。
其實我不能完全贊同她,我理解到的是,她希望以此說法來做自己的保護殼,給自己內心以慰藉。而透過這件事,我突然明白了,我們完全可以去修煉自己,讓自己變成只有自己的狀態,不過度依賴、不輕易妥協,增強個人能力,成長為一個真正的獨立的自己。?
精神世界的自己獨立了,自己只有自己的時候,才能無所畏懼,更客觀的去接納,才能有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