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受母親的影響,自小喜歡喝茶。茶有一股清香,入口青澀,回味為甘,生津,唇齒間香氣久不散去。從前,放學后,就坐在陽臺上,端一杯茶,品茗看夕陽,那時的自己思考人生,思考生活,整理情緒,心性清明,不愛亦不恨,在自己所鑄造的世界里怡然自得,逍遙自在,儼然就是一個小隱士。回想當年,很喜歡自己曾經的樣子。
? ? ?曾經看別人喝酒,覺得那些人真傻,酒有什么好喝的,又苦,又辣。別人說我不理解,當時我是覺得可能這一輩子都不會理解。后來再大一些,一些好朋友在一起,就要喝酒,也許生性豪爽,所以也能喝很多,覺得當我們在一起談論人生的時候,倘若喝一點酒,就會覺得逸興遄飛,豪氣干云,好不舒暢快活。但,沒有朋友在一起時,我絕不喝的,覺得它像毒藥,難以下咽。然,造化真是弄人,如今我卻真真的喜歡上了喝酒。
? ?話說,喜歡喝酒的人都是有故事的人。可我,有什么故事呢,年紀輕輕,不諳世故。酒并不好喝,之所以喝酒,就是在忙碌一天以后,希望閑余時光可以過得快一點,我們繃緊一天的狀態,在幾杯下肚的這一刻,能夠全身心的去放松下來,喜歡的是那種感覺,那種忽得解脫的感覺,比起酒的辛辣,總是勝過千倍萬倍。之所以喝酒,是因為,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總有許多煩瑣愁事糾纏,總有許多時刻讓我們徹夜難眠,酒能夠讓人暫時的忘記一切煩惱,可以像臭襪子一般的睡一覺。之所以喝酒,是因為每晚在睡前,總忘不了某些身影,關了燈,閉上眼仍是無法驅除,酒至微醺,那影子在腦海中飄來蕩去,經久不絕。有人說,喝酒不能解憂愁,醒來之后仍是要面對。確是這般道理。殊不知,我們的憂愁傷痛并不是時時刻刻折磨我們的,會在某個時刻敗于理智,無處發泄,難過,甚至抓狂。在這個時候,或許我們可以找一人傾訴,尋求安慰,讓它暫時得以緩解。倘若自己一人呢,不如多喝幾杯酒吧,它能夠讓我們除去心中的風霜和塵垢,除去我們世俗的外衣,讓我們與最真實最平等的的自己相遇,既不無限放大我們的痛苦悲傷,又不會卑微的放低姿態。人之所以悲痛,往往就是看不清最真的自己,習慣性的放大自己的痛苦與憂慮,受一點傷害就呼天喊地,受一點委屈就卑微萎靡。我們總有一些心事,是任何人都不能夠分享的,縱算你說出來也未必會有人理解,縱算有人理解,卻又如何!再說,沒有相同的經歷,誰能夠感同身受?
? 如今覺得,酒逢知己,逢的不是知己,是自己的心。心煩的時候,最好的方法便是痛飲幾杯。其實,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有一個結。也許永遠解不開,苦澀的滋味只有自己懂得;也許永遠無法釋懷,因為善良,因為責任,因為某種理由;也許永遠成為一道美麗的風景,只能靜靜期待,默默守望。心靈距離的遙遠,有時才是最遠,也最殘酷。常常在清醒的時候想要一種真相,想要一種解釋。當真正酒至微醺,反而覺得,倒是放下了,不再想要解釋,不再想要真相。人無法做到不期望被別人了解,所以注定會孤獨。只有你自己才是自己最真實的知己。在最孤獨,最困惑,最悲傷的時候,酒過三巡,那個最真實的自己就會與你相遇。那么,何必企望被理解,何必要表露心跡,你自心中綻放蓮花,安然忘機。啊,這必是歲月最深的懂得,這必是世間最深的解悟。
舉杯空對月,
孤魂夜枕閣。
宵宵醉復醒,
腸暖齒殘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