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王宙斯與他的王后赫拉
一個神圣而威嚴,擁有著至高無上的權利
一個端莊又美麗,代表著女性的美德和尊嚴
這一段堪稱“神界婚姻樣板的姻緣”,是不是像表面上看起來那樣和諧美滿呢
而宙斯與赫拉的關系,又反映了古希臘怎樣的婚姻制度呢
【1】宙斯與赫拉的相戀
宙斯成為眾神之王、獲得了天地的尊位后,需要一個母儀天下的王后,而這個王后就是他的姐姐“赫拉女神”。
古希臘神話中宙斯是一個風流浪子,有著無數的情人,可他的妻子卻只有一位,那就是“赫拉女神”。
“赫拉女神”擁有正妻和天后的至尊地位,而這個地位,同時也是神人兩屆都予以公認的地位。
那么宙斯與赫拉,是怎樣相戀、又是怎樣結合的呢?關于這一問題,不同版本的古希臘神話故事書中曾給出過不同的解釋,而大多數書中都給出了如下的看法。
自宙斯打敗了巨人神族、奪得了天界的王權以后,他才開始對赫拉女神發動愛情攻勢。
因為赫拉女神端莊美麗,故而引得宙斯對她異常愛慕。在宙斯追求赫拉女神的初期,他借著自己與女神的親屬關系,在與女神的相處過程中經常親吻女神。
女神初始并未留意,而一段時間過后,赫拉覺得弟弟似乎有些圖謀不軌,故而對宙斯起了戒心,并開始故意躲避宙斯。
隨后,宙斯憑借自己誘惑女人的一個拿手手段“變形”為一只布谷鳥,落到了赫拉女神的王杖頂端。女神覺得鳥兒親近人、對它很是喜歡,于是便收養了它。
相傳,在希臘的阿哥利斯地區,有一座山叫“布谷鳥山”,山上有一座廟叫“宙斯廟”。而與之相對的另一座山上同樣也有一座廟,叫做“赫拉廟”。據說,赫拉女神就是在布谷鳥山上被宙斯所變的布谷鳥誘惑的。
此后,在既定的事實面前,赫拉女神選擇嫁給了神王宙斯。
在希臘神話中,宙斯雖然是奧林波斯山上的神族之王,但是他和凡間的國王們一樣,妻妾成群、風流成性。在赫拉嫁給宙斯之前,宙斯就已經有了好幾位妻子,那么赫拉是怎么得到這唯一的至尊天后的地位呢?而宙斯與赫拉的結合,又反映了古希臘社會的一種什么樣的現象呢?
【2】赫拉是怎樣成為天后的
赫拉被迫嫁給宙斯后,對宙斯提出了條件,要求宙斯一定要明媒正娶、要舉辦婚禮,而這個婚禮便是最早的人神兩屆、是歷史上最早的一個婚禮。
赫拉要求婚禮的目的是想昭示天下說明自己是宙斯的唯一合法妻子,是想奠定自己是唯一天后的至尊地位。
于是,宙斯和赫拉的婚禮盛狀空前,各個大大小神邸均受到了邀請。而新婚賀禮中,最貴重的便是地母神送的一顆金蘋果樹,它種植在了西方的一個金蘋果園里。
宙斯和赫拉婚禮的地點,大多數認為的是在克里特島克洛索斯的一條河畔旁舉行的。通過這個婚禮,赫拉女神成為了神王宙斯唯一合法的妻子。
這一神界婚禮,正是對古希臘的一個社會現實,一種風俗制度的反映,那便是“一夫一妻制婚姻”,這一制度的婚姻是古希臘社會的特點,可能也是后來印歐人社會達到父權制社會的一個普遍特點。
對宙斯和赫拉婚禮的詳細描寫中,人類學家們推論出:在希臘神話誕生的那個時代,古希臘社會已經從母系氏族社會發展到了一夫一妻制的社會。
那么這種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是不是男女兩性平等的結果,是不是體現了愛情的專一呢?
【3】一夫一妻制婚姻的實質
一夫一妻制婚姻,實際上反映的是兩性關系不平等,反映的是女性在婚姻上受奴役、地位低下的一個社會現實。
因為在原來的母權制社會中,夫妻之間的婚姻關系比較松弛。他們之間沒有經濟紐帶,生下的孩子會跟著母親居住,父親也不能把自己的財產傳給自己的兒女。
而當到了父權制時期,由于男人的社會地位、經濟地位提高了,便要求自己的妻子恪守貞操、給自己生育血緣上確鑿無疑的子女,而男人卻這不受婚姻的束縛。
哲學家恩格斯曾在他的著作《家庭私有制和國家起源》中對“一夫一妻制婚姻”做了深刻的評述,他提到:專偶制婚姻的特點,就是丈夫對妻子的獨占,它不是建立在男女平等、互相尊重的基礎上,而是對婦女單方面的約束。男子可以嫖妓或招妾,女子則必須守貞操。因而,一夫一妻制,不是愛情專一的結果,相反卻是兩性戰爭的開始。
恩格斯書中對專偶制婚姻的分析,正是對希臘神話中神王夫婦婚姻生活的貼切說明。而宙斯與赫拉的關系,其實也遠不如傳說中的那般和諧美滿。
神王宙斯和女神赫拉舉行了人神兩屆的第一次婚禮后,從此便拉開了兩性戰爭的帷幕。那么面對風流成性的宙斯,赫拉又做了哪些抗爭,結果又是怎樣的呢?
【4】赫拉如何對付花心的宙斯
宙斯與赫拉成婚后,兩人經常吵鬧。其中宙斯不靠女人生下“女戰神雅典娜”的事情令赫拉異常憤怒,她覺得自己受到了奇恥大辱。
隨后,赫拉在一次眾神的會議上當著眾神發誓:自己要獨自生下一個出色的孩子。一年后,“風暴神堤風”出世,他是一個長著一百個蛇頭的蛇妖。
堤風長大后向宙斯的王權發出了挑戰,將天地宇宙攪得翻天覆地。最后,宙斯在眾神的幫助下戰勝了堤風,將他壓在了西西里島的“埃特納火山”之下。
除了自己的孩子,赫拉女神也曾親自挑戰宙斯的權威。她聯合宙斯的至親“太陽神阿波羅、海神波塞冬、女戰神雅典娜”等策劃了一場“未遂政變”。
他們將宙斯捆在金交椅上,使宙斯無能為力。而在此關鍵時刻,宙斯的情人“海女神忒提斯”帶著白手巨人前來解救,使宙斯逃過一劫并平息了戰亂。
隨后,宙斯對反叛自己的諸神給予懲罰。他將阿波羅、波塞冬驅逐下界,為特洛伊的拉奧莫東國王做苦工、修筑城墻,故而特洛伊城的城墻堅固難攻,為漫長的特洛伊戰爭做了基石。
宙斯和赫拉可以說是奧林波斯神山上的第一家庭,赫拉還是婚姻的保護神,同時也是婦女和兒童的保護神,他們的婚姻理應成為一個家庭美滿的典范,但是古希臘的詩人們為什么不僅不刻意美化他們,而且還要把他們的婚姻描寫得如此不堪呢?
【5】古希臘人如何描述神王夫婦的關系
古希臘人在神話中既不美化神王夫婦、也不美化他們的婚姻家庭,這是因為在中國的儒家傳統文化中提倡“為尊者諱、為親者諱、為賢者諱,以及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等觀念。
中國文化認為“家丑不可外揚”,而西方文化則與之不同,它對領導有著更多的挑剔,而這一差異的形成,正是因為西方文化的根源來源于古希臘。
在神話傳說中,古希臘詩人并不刻意美化宙斯與赫拉的這一神界第一家庭,而是時常帶著一種揶揄諷刺去挖苦這個神王第一家庭。這是因為古希臘社會本身的那些家庭,本就是爭爭吵吵的,現實社會本就是不美滿的。
古希臘人按照自己的生活經驗來描述神王夫婦。因此,我們看到的宙斯與赫拉便是勾心斗角、互相暗算的。
這一“不美化”的西方傳統文化,是和中國的東方傳統文化大相徑庭的,而它的根源其實是因為古希臘神話中“神人同形同性”的特點。
古希臘神話將神高度擬人化,反映了一種人本主義的精神。它以人為中心,從人的角度去揣度神、想象神和理解神。
它通過人類現實社會的樣子去想象神的那個世界,按照人的容貌性格心理去想象神的特征。
然而這種擬人化也是有層次之分的。神的品級越高、權利越大,擬人化的程度也就越高,反之亦然。
除了奧林波斯神山12位主神的高度擬人化,他們和人之間還有一個本質的差別,即神是永生的,而人是必死的。
希臘神話中人與神同形同性,具有高度的擬人化特征,古希臘人所描寫的神界并不美滿的婚姻狀況,其實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現實社會的真實寫照。那么透過這些現象,我們還能夠了解到古希臘怎樣的社會歷史文化信息呢?
【6】古希臘的婚姻建立在什么基礎上
古希臘的社會,實際上是一個父權制的社會,而父權制社會中的大家長擁有對自己親屬和家族成員的一個生殺予奪的巨大權利。
在古希臘神話中,因為宙斯實力很強,故而他成為了奧林波斯神族的大家長。而古希臘的父權制大家族實際上也就是奧林波斯神族的一個現實縮影。
另外關于婚姻,恩格斯曾分析地入木三分,他說:“古希臘的婚姻,是建立在利害的基礎上,而不是愛情的基礎上”。即說明古希臘的愛情和婚姻是相互分開的。
大部分的古希臘婚姻都是當時的政治或經濟聯姻,它是沒有愛情基礎的。而愛情也都是以非婚姻的扭曲形式實現的,故而在古希臘社會中,婦女經常會被幽禁在家。
相比較妻子,古希臘的丈夫們卻不受婚姻的束縛,他們可以縱情聲樂,同時男人破壞婚姻的忠誠也被認為是丈夫的一個權利。這些統統都反映在了古希臘的神話傳說中,所以我們所看到的神王夫婦的關系也是如此。
宙斯娶赫拉為妻后,在外依舊各處招惹情人,而赫拉跟宙斯對抗的方式,便是于無奈的怒火中隱忍,或者迫害宙斯的情人、兒女。而赫拉女神卻是不能偷情的,因為她是古希臘婦女婚姻家庭的保護神。
神王夫婦宙斯與赫拉的婚姻生活,如同一個矛盾的共同體,常年都是在分分合合、爭爭吵吵中度過的,而在這種種的恩怨糾葛中,赫拉女神便同時具有了三種不同的身份,那么這三種身份又分別具有什么樣的象征意義呢?
【7】代達拉節的由來
赫拉女神有三種身份、三種形態,即少女、妻子和寡婦,并專門有三座廟分別供奉上述三種形態的赫拉。
少女赫拉代表未和宙斯結婚的赫拉;妻子赫拉代表已經嫁給宙斯、作為主婦,是婚姻婦女兒童保護神的赫拉;寡婦赫拉代表女神與宙斯吵架后,回到斯提姆法羅斯、與丈夫分居的赫拉。
宙斯與赫拉之間有一個的關系,即吵架后分居,分居后和好,和好后再吵架、分居、和好的反復循環。
因此在斯提姆法羅斯當地流行著三種儀式,一種是每年給赫拉女神沐浴一次,讓她恢復少女的身份;一種是紀念宙斯與赫拉的盛婚,獻給作為妻子的赫拉;還有一種是紀念赫拉女神負氣出走,回到斯提姆法羅斯過寡居生活。
除此之外,古希臘還有一個在彼奧提亞地區的普拉提亞城市中舉行的叫做“代達拉節”的節日,它沒六年舉行一次,是一個為了慶祝宙斯與赫拉重歸于好、破鏡重圓的儀式。
奧林匹斯星傳篇四:諸神之戰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