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語言學習的目的是發展英語語言技能,培養用英語溝通、交流的書面與口語表達能力。其中在聽、說、讀、寫四種基本的英語技能中,寫作,無疑對很多初中生來說,是一項有著較大難度的事,它對英語學習者的要求最高。
寫作能力的培養與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它需要有一個過程,也需要相應的寫作技巧。
一、重視聽力與閱讀輸入
聽力與閱讀是吸收語言和信息的重要手段,沒有一定量的聽讀輸入,學生就很難有充分的語言輸出。在初中英語(牛津譯林版)教材的每個單元中,一方面,我充分利用閱讀課,讓學生根據教材中的閱讀文本,用自己的話說出來大意,再進行仿寫或改寫作文;另一方面,在聽力課上,讓學生根據聽到的內容,進行相應的口頭與書面表達訓練。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幫助學生提高英語寫作水平與能力。
二、積累寫作句型與模板
教師要求學生在平時的課外閱讀中,養成積累好詞好句的習慣對學生的英語寫作培養至關重要,對于一開始寫作有困難的孩子,提供一定的寫作模板有著畫龍點睛的作用,如:How to be keephealthy這個作文題目,教師可事先提供三段式的寫作范文或模板,待學生熟練掌握后,再寫類似的,如:How to protect our envbironment? 與 How to be confident 等作文,就會得心應手。
三、培養英語思維
培養英語思維是學習英語成敗的關鍵,很多孩子在英語寫作的過程中,常見的問題是使用漢語思維,寫出來的句子經常不符合英語表達的習慣,這是因為學習者受母語的影響較多,怎么樣擺脫母語干擾,減少對中文的依賴,寫出規范的句子呢?多模仿地道的純正英語,多聽、多看、多模仿原汁原味的英語文章等可以盡快培養孩子的英語語感和思維。
四、開展寫作訓練
在開展寫作教學的訓練中,為了讓學生能夠靈活運用,掌握多種表達方法,避免寫作句式的簡單、呆板。我常做的練習有:簡單句與復合句型之間的轉換,主動語態與被動語態之間的轉換,各種句式之間的轉換,如同義句的各種表達等,在學生動筆寫之前,我會做一些諸如討論的活動,如:分組討論怎樣開頭、怎樣組織好一篇寫作、怎樣結尾,然后集思廣益,鼓勵學生使用不同句型,以達到語言生動,句式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