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農歷十月初一,是寒衣節,今年就是今天了。
這個我國傳統的祭祀節日,相傳起源于周代。這一天,特別注重祭奠先亡之人,謂之送寒衣。相較于西方萬圣節的扮鬼狂歡,我們的寒衣節主要是在這一天祭奠先人,表達對先人的哀思!
這算是我們最傳統的“鬼節”了,和中元節有些不一樣,現代人祭拜先人都是清明節了,寒衣節基本只存在于詩詞里了。
我們從寒衣節詩詞里感受一下古人對已逝親人的懷念吧。
一、七絕·寒衣節
青煙日落更黃昏,
路火千堆處處痕。
寄與亡魂焚幣盡,
冥途冷遠念家尊。
二、七絕 黯神傷
新麻裁出錦衣妝,
跪向西南黯神傷。
故人泉城且莫待,
滿把紙錢寄冥鄉。
三、七絕 寄哀思
街頭今夜送寒衣,
虧欠親情心自知。
忽憶人間房股事,
聊將一并寄哀思。
四、七律·寒衣節(十月初一)
從來此節無關我,今歲奈何煎碎心。
十字街頭西北望,三更露下夢魂侵。
星因朔氣寒椿樹,兒送棉衣并羽衾。
化去紙錢時繞我,依依應是兩牽襟。
五、七律 思故人
人間萬事陰陽隔,但能前知不會癡。
悲苦自當君自曉,歡欣可共故人思。
悲淚但隨寒衣寄,冷霧惟怯紙箔濕。
莫訴人間凄苦狀,惹得離人泉下哭。
六、七 律 雪憂
鵝毛久見折天顏, 鴻雁何曾過北關。
怎奈雪娥揚海浪, 難為單櫓破冰患。
寒衣可到孤門暖? 賦象依然百樹彎。
袖手大言爭桂魄, 襄王再莫戀巫山!
七、五言 寒衣節
幽明隔兩界,冷暖總凄凄。
處處焚火紙,家家送寒衣。
青煙升浩渺,別緒入云霓。
舊貌應難忘,慿誰問老衢?
八、君不來
唐 方干
遠路東西欲問誰,寒來無處寄寒衣。
去時初種庭前樹,樹已勝巢人未歸。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