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洞賓,名巖,字洞賓,道教全真派祖師,道號純陽子,山西芮城永樂鎮人。
他原是一個翩翩儒生,四十歲遇鄭火龍真人傳劍術,六十四歲遇鐘離權傳丹法,道成之后普度眾生,被民間尊稱為劍祖。
北宋年間,應八仙之首鐵拐李之邀,在著名的仙苑石筍山聚會時,被列入八仙之列。與鐵拐李、漢鐘離、藍采和、張果老、何仙姑、韓湘子、曹國舅并成為“上洞八仙”。
在中國民間信仰中,他是八仙中最著名、民間傳說最多的一位。
傳說,呂洞賓原名呂巖,生于世代官宦之家,祖輩都做過官吏,他自幼熟讀經史,有人說他曾在唐寶歷元年中過進士,當過地方官吏。
后來因為厭倦混亂的時世,拋棄人間功名富貴,和妻子一起來到中條山上的九峰山修行。
在九峰山上,他和妻子各居一洞,因為兩洞相對可望,于是改名為呂洞賓。
“呂”指他們夫婦兩口,“洞”指居住的山洞,“賓”認為自己是山洞里的賓客。
呂洞賓放蕩形骸,不拘小節,他好酒能詩愛女色,所謂“酒色財氣呂洞賓”、“呂洞賓三戲白牡丹”,都為人們所熟知。
這些世俗生活內容,使呂洞賓這位仙人更富有人情味,贏得了百姓喜愛。
呂洞賓在歷史上真有其人,他總是以詩人及道家形象出現,在民間是婦孺皆知,無人不曉。有關他的傳說,數不勝數。
民間流傳著一段,漢鐘離十試呂洞賓的傳說!
話說這一日,漢鐘離從天而降,在游戲人間的時候,注意到了呂洞賓。發現他極具慧根,很適合修道,于是有了收他做徒弟的想法。
收徒可不是件小事,不但要求適合修道,更要看其人品如何。萬一是個宵小之徒,將來必禍害人間。因此,漢鐘離決定試一試他。
這一天,呂洞賓從外面回來,突見家人全都暴病而亡。他并沒有像一般人那樣哭得死去活來,反而是冷靜地置辦壽衣、棺木,準備料理后事。
可是還沒等他置辦周全,全家老小又都活過來了。呂洞賓也沒追問緣由,而是處變不驚地對待此事。
過了幾日,正逢大集,呂洞賓拿出家里一些不常用的物件,到集市上換點錢財。
時間不長,過來一位買家。雙方講好價錢后,買主卻反悔變卦了,只付給一半的價錢。
呂洞賓不但不惱怒,還拱手讓買主大搖大擺地把貨物拿走。
轉眼秋去冬來,時間過得真快,春節到了。大年初一這天,呂洞賓正要出門辦事,看見外面倚門站著一個乞丐。
他趕忙掏出錢財,給予施舍,哪知這乞丐卻沒完沒了地索要,一討再討,還口出穢言。
呂洞賓不怒,反倒好言相勸,滿臉堆笑地和乞丐講道理。
春天來了,他趕著羊群到山中放牧。忽遇一猛虎向羊群撲來,為了保護羊群,他竟然用肉身擋住大蟲,哪知猛虎竟然搖搖尾巴,悻悻而去。
呂洞賓是個好學之人,他白天放牧,夜晚秉燭夜讀。這夜正在書房讀書,突然來了一位貌美女子。
她聲稱自己錯過了宿頭,請求暫住一晚。安排好女子后,呂洞賓繼續讀書。
誰知到了半夜,她竟然來到呂洞賓房內,對其百般挑逗,并要求共寢。
呂洞賓始終眼觀鼻、鼻觀心,神態自若,不為所動。女子見他是一位真君子,最終羞愧地掩面而去。
那時民風淳樸,呂洞賓出去從不鎖門。這天他外出歸來,發現家里的財物被洗劫一空。
他并沒有報官,更沒有沮喪,而是更加勤勞地耕作,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這天他在鋤地時,突遇一硬物,挖出后,竟然是一整壇黃金。他沒有據為己有,而是趕緊用土掩埋,分毫未取。
轉過天,他出門上街買銅器,回家一看,全都變成了金子。呂洞賓馬上返回,還給了貨主。
他在回家途中,偶遇一癲狂賣藥老道,聲稱自己賣的藥服者必死,但來世可以得道成仙。
路人聽了,誰還敢自尋死路?呂洞賓偏不信邪,覺得死后成仙那也不錯,遂買回服之,竟安然無恙。
這年夏天,河水泛濫。他出門辦事,與眾人乘舟渡河,船行至中游,突然狂風大作,波濤洶涌。
眾人皆驚,唯呂洞賓神態自若,巋然不動,把生死置之度外。
洪水退去,一片狼藉,眾人都各自忙著修復家園,呂洞賓也在家里收拾。
不知何時,突然涌進了無數奇形怪狀的妖魔鬼怪,有的想要打他,有的想要殺他,張牙舞爪好不嚇人。呂洞賓照常忙著,毫不畏懼。
不一會兒,一群夜叉押著一個血淋淋的死囚,前來找他索命,說呂洞賓前世殺了這人,現在要他償命。
呂洞賓神態自若,端坐不動,大義凜然地說:“殺人償命,欠債還錢,如果是我的前世殺了你,我必償命與你。”
正在這時,突聞空中一聲大喝,屋內鬼怪、夜叉轉瞬蹤影皆無。只見空中飄來一人,正是仙人漢鐘離。
漢鐘離撫掌大笑,對呂洞賓說:“塵心難滅,怎能成仙?十次考驗你都能經受得住,以后必然得道成仙。”
于是,漢鐘離收呂洞賓為徒,在廬山勤勉修行,最后他終于修煉成為上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