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寫一千字的這些天感覺越來越好。
前兩年姬友喊我出去玩的時候,我們站在等地鐵的線外,各自看著地鐵里的玻璃窗,討論上大學以來的變化。那時候我正不喜歡和人直視雙眼,因為熬夜后的眼睛一點也不明亮,神色憔悴。我描述自己的狀態,不記得在哪看過的話,像一個局外人,站在玻璃窗外看這個世界,冷漠,無動于衷。地鐵駛過,我們隨著人流擠進車廂,扶著把手一邊玩手機一邊有一搭沒一搭的聊天,聊天內容總是沒什么意義的話。
日子就這么晃悠悠的過去了。像沒活著一樣。
今天上午被室友喊起床去看婚禮,扯著哭腔在床上翻來覆去的質問“人為什么要起床?”,又喊著“我想去看婚禮”的時候,我忽然覺得,這就是活著了。人間煙火氣,喜怒貪嗔癡。
看完《人類簡史》以后過了很久,我對其中一個概念越來越感到被開悟。生活來自gossip,來自廢話。
“大約在7萬年前,現代智人發展出新的語言技能,讓他們能夠明確的紙自己部落里誰比較可信可靠,于是部落的規模就能夠擴大,而智人也就能發展出更緊密、更復雜的合作形式?!?/p>
為什么這么說?
gossip/廢話本身意味著“認知”。你對周圍的事物的認知,辨析。gossip產生的是信息的流通,在gossip的時候,你就在練習演講、辯論、練習語言藝術、情感交流、社會分層等等。
gossip造就了人類的組織。雖然大多數群體的智商都不怎么樣,容易盲從,容易狂熱,容易偏聽偏信,但是你得承認我們通常不得不處在某個群體里面,你要保持慎獨和獨立思考,就很容易被排斥,你要小心的藏好這一點,不動聲色的堅持自己的想法,最好別主動讓人發現。
甚少談論他人,也甚少打量世界,對所有一切不過問不談論,保持中立,謹慎獨善其身,沉迷在自我的世界里,看這人世間的時候,像隔著一層玻璃,冷眼旁觀,厭倦。當回顧的時候,仿佛壓根沒有什么值得回憶的。就像沒活過一樣。
我小學時候,一樣不喜歡和那群小姑娘說人閑話,可也是朋友里面的開心果,不僅自己笑點低,還喜歡故意搞笑逗朋友玩,出其不意的幽默是我的天賦。也會有一種迷茫感、抽離感,這種迷茫感和抽離感一直纏繞我至今,讓我歡樂時內心忽然就冷淡。知道許多人性不好的一面,可以體諒,可有時不經意就閃過心間,讓人興致全無。
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笑。
就用以前看郭XX的書的時候看到的這句話結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