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0414晨讀內容
大家早上好,歡迎打開剽悍晨讀,每天進步一點點,堅持帶來大改變,今天是2017年4月14日,我們要給大家分享的書叫《少有人走的路》。
這本書在美國創下《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連續上榜20年的紀錄,是一本人人可讀,人人可受益的經典心靈讀物。
今天我們跟大家分享三個方面的內容,分別是推遲滿足感、給予并不等同于愛,以及如何處理沖突。
①
推遲滿足感
推遲滿足感說起來只是改變結構的問題。
先來假設你需要完成一堆任務,很多人一上來就先把較為輕松的事情做完了,然后遲遲不想去碰對自己而言相對復雜的任務,直到最后時間來不及了,才痛苦地把任務完成。
拖延癥就是這么來的。在拖延的這段時間里,心情可是一點都不輕松。
其實你需要的,只是一個順序的變化。推遲滿足感,集中精力先把難事、大事辦了,再去處理那些你做起來得心應手的事情,你會發現,整個過程的體驗會輕松很多。
②
給予≠愛
書中有一句話,非常值得我們去琢磨:“真正的愛不是單純的給予,也包括適當的拒絕”。
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把所謂的有求必應當做一種愛,其實這充其量只是一種溺愛。
拿母子關系來說,一個溺愛孩子的母親,會愿意犧牲自己大量的時間來陪伴孩子,堅持開車送他上下學,舍不得讓他乘校車,孩子想要什么就買什么。
這種做法會讓孩子非常依賴她,她也能從中獲得一種被需要的滿足感,但這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愛,因為這對孩子的心靈成長和心智成熟沒有任何幫助。
其實不僅僅是親子關系,任何感情皆是如此,真正的愛不是彼此依賴,而是互相滋養、共同成長。
③
如何處理沖突
在兩個人相處的過程中,最常見的大概就是沖突了。關系一旦靠近,就會出現摩擦。大家也千萬不要視沖突為魔鬼,避而遠之。學會正確地處理沖突,其實能讓感情更進一步。
在說正確的做法之前,我們先來看錯的。處理沖突的過程中,兩種典型的錯誤就是指責和視而不見。
指責太常見了,“你這人怎么回事”、“你怎么這樣”,這類話的潛臺詞就是“我是對的,你就得聽我的”,給人一種強加個人意志的感覺。
視而不見呢,就走了另一個極端,以為三緘其口就能讓矛盾消弭于無形。遺憾的是,這么做往往是新仇舊賬一起算,忍氣吞聲最后撕破老臉。
好的關系會促進彼此進步,真正有愛的人,既不會居高臨下地指責對方,也不會因為害怕沖突而放棄溝通。
對,正確處理沖突的關鍵就在于溝通,在理解對方是一個和自己不一樣的獨立個體的基礎上,用對方能理解的語言,在對方能承受的范圍內溝通。
永遠記住,在指出別人的問題前,先反省自己。當你認識到自己并不是個完美的人時,也更容易在溝通的過程中,保持寬容的心態。
最后,我們簡單總結一下:
001 學會推遲滿足感,優先完成復雜的任務是對抗拖延癥的有效辦法之一。啃掉硬骨頭,其他的就都不是事兒了。
002 真正的愛并不全是給予,也包括適當的拒絕。毫無原則的愛,要不得。
003 正確地處理沖突,切忌指責和視而不見。人人都需要理解,用他人能接受的方式去溝通,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里,希望能給你帶來啟發。
參考素材:《少有人走的路》[美] M·斯科特·派克。
附:《商業的本質》三則
001
不做無謂的擔憂
只要能弄清楚自己在擔憂什么,并敢于面對,就是明智的擔憂。真正愚蠢的是因自己有所擔憂而焦慮不已。
每個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會遇到一些含糊不清、難以捉摸的情況,并因此感到擔憂。比如你的客戶最近回復消息不像以前那么積極了,或者你的伴侶最近和你說話少了。
但可惜的是,大部分人止步于擔憂,并不會進一步去思考擔憂從哪里來,是否有方法可以去證實這樣的擔憂是否必要。
杰克·韋爾奇在書中提到,他的一位朋友給他寫郵件,傾訴自己的擔憂,覺得最近和客戶的關系并不是很好。杰克·韋爾奇建議他的朋友去登門拜訪這位客戶,以證實自己的想法。不過,他的朋友并沒有聽取這個建議,并最終損失了一位大客戶。
所以,當你感到事態發展有些不對勁的時候,千萬不要只停留在感覺層面,去深入思考一下哪個環節出了問題。主動去發現并解決問題,永遠比問題找上門來的情況好得多。
002
沒你想得那么難
要從事財務工作,你并不需要成為一個數學天才,你甚至都不需要太過于了解那些數據。最主要的就是你需要保持好奇心,要一直保持對差異的好奇,因為它們能告訴你生意運行的狀況、未來的發展方向、為什么會這樣發展以及發展的速度。
大家也許好奇我為什么要提到財務。其實我認為這段話不僅僅是在講財務,而是在講學習的方法。
比如你要學游泳,你并不需要奔著奧運會去,你甚至都沒必要學習各種泳姿,你需要知道的就是怎么樣放松讓身體浮起來、如何換氣以及什么動作能讓你前進。
比如你要學英語,你并不需要達到參加全國英語演講大賽的水平,你也沒必要把整本單詞書先背下來,你需要知道只是基本的語法和經常出現的單詞,記住語言作為一種交流工具的本質,常常去用它。
所以大家不要覺得學習是多么復雜的事情,不要預設難度給自己增加心理壓力,也不要好高騖遠,開始去做、踏實行動才是硬道理。
003
打開你的“命運之域”
把你的生活想象成兩條高速公路:一條路上代表著你擅長的事情,另一條代表著你真正喜歡做的事情。現在,想象一下這兩條高速公路交叉的情景。你的幸福與你的能力實現了交叉,沒錯,這個交叉點,就是你構建職業生涯最理想的地方。
上面這種方法就是被稱作“命運之域”的職業評估法。
如果用兩個字形容許多人選擇專業、選擇職業的過程,那就是“跟風”。“這個專業很熱門”、“XX專業出來好找工作”“這份工作工資很高”……你可能沒少聽這幾句話,或許,你正是這么做的。
盲目跟風的后果往往是迷失了方向,覺得生活缺乏幸福感,怎么也提不起熱情,早上根本不想起床去上班!
如果你也是這樣,不妨嘗試一下“命運之域”職業評估法。
當然,這種方法使用起來并沒有那么簡單,它需要你客觀地看待自己的能力和價值觀,你需要進行自我反省,并拿出足夠的時間來發掘自己的技能和特點,找出自己的與眾不同之處。
不要著急,不要追求一蹴而就。
最后,愿你早日找到屬于自己的“命運之域”。
參考書目:《商業的本質》[美]杰克·韋爾奇,蘇茜·韋爾奇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