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作為一個碼字狗,我是想日更的。
作為一個公號狗,我是想寫十萬+的。
作為一個學習狗,我是有野心的。
話說的很漂亮,但數據是會打人臉的,2017年已經過去了一個多月了,我就更了。四。篇。文。章。而。已。
因為在過去的兩個月,我感覺自己的激情和精力都被榨干了,身體都被掏空了,所以當上帝又在恰當的時候,給了我一個無比政治正確的借口——誰過年還碼字啊——我簡直喜極而泣啊。
關于我為什么懶得寫文章,當然是與我懶有關系,但是如果僅僅將之歸咎于懶惰,那這種思維方式,也太懶了吧。
經過過去半個月的琢磨,我驚覺,我最大的問題是,我根本沒有能力保證持續性創作。
看著那些幾乎變態的日更號,我除了嫉妒之外,也免不了高興,因為那意味著,持續性創作是完全可能的,我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啊。所以我最需要做的功課是,找出無法持續性創作的原因,以及理出對應的方法論就好了。
02
說來令人難以置信,我過去無法持續創作的原因,竟然是因為我對文字本身要求不止高,忒高了,也就是說,過去幾年的讀書和寫作生涯,我掉進了一個碩大無比的坑——過分看中文筆這回事,以致于忽略了文章的內容和思想。
同樣要命的是,這種思維漏洞和邏輯缺陷,導致我在閱讀經典的時候,也陷入了同樣的陷阱——膚淺到忽略了思想的內涵,只取漂亮的文采來學習,借鑒和模仿。所以我讀《紅樓夢》之類的經典,記住的只有那些古色古香的詞句,根本不通其偉大的思想內涵啊。
這有問題嗎?問題大了,不管是閱讀還是寫作,都是本末倒置,本末倒置啊。
我過于注重文筆,過于在乎一詞一句的修飾是否漂亮,甚至擔心自己的文章會暴露自己的膚淺和無知,殊不知這樣的行為模式只會讓自己變的越來越膚淺。
因為,這樣的學習和訓練,對我思維的深度,邏輯的完整度,甚至是知識上的積累都是沒太大的卵用啊。所以結果是,我活到現在這把年紀,我都還是一個極其膚淺的閱讀者和寫作者。
03
和菜頭寫了一篇文章——《忘掉文筆這件事》,文中他舉了這樣一個栗子,很多年前很多人和他一起寫作,很多人的文筆都比他要好,但是很多人寫著寫著就不見了,于是很多年后,江湖上就只有一個和菜頭了。
和菜頭分析那些,當初因為文筆之美而飽受贊譽的小伙伴們,為何最后會銷聲匿跡:“以文筆為寫作核心價值的,最后寫出來的只是一堆漂亮的垃圾,不會有長久的生命力。”
在我看來,過分注重文筆,豈止是更容易制造文字垃圾,更致命的后果是,會讓人失去持續創作的源泉和動力。
畢竟文筆不過是每個人遣詞造句的習慣和天分罷了,而寫作的本質是讓作者和讀者之間進行超時空的對話,完成思想與思想的碰撞和溝通。
一個寫作者,只有有思想和有內容,才能有趣和有料,才有動筆寫作、繼而分享的欲望和能力,才有可能創造一篇好的作品。
04
告訴你,很多牛逼的作家,真的都不太看中文筆,比如李笑來老師就很坦誠地說,他不認為自己寫的東西是有文采的,因為他在這方面花費的心思很少。
因為牛逼的作家們判斷一篇文章好與不好,最重要的尺度僅僅是對讀者是否有用有啟發,繼而改變自己的行為方式,而這樣的作家,回饋給讀者的,往往也的確是各種有趣有用有料的文章。
更有意思的是,比如我去看《三體》的豆瓣評論,我驚呆了,因為里面,十個人有八個人,似乎都在嫌棄大劉的文筆太差了,卻也絲毫不遮掩對《三體》和大劉的喜愛。因為,對于這樣牛逼的硬科幻小說而言,文筆算毛線啊。
所以你必須甩掉你的偶像包袱,忘掉文筆這回事,更別做完美主義者,過分在意一個所謂寫作者姿態。要知道,別人眼里你寫作的姿態是否好看,根本不重要啊,至少對你寫作功底的提升,根本沒啥用啊。
記住,管它文筆好不好,管它邏輯通不通,思想深刻不深刻,管它呢,先寫再說,just do it,哪怕你寫的像一坨屎,因為competition is better thanperfection,即完成比完美更加重要——這句話簡直是治療我這種愛矯情,愛擺姿態的人的良藥啊。
最后,假如,你真的寫的很渣,羞恥到沒有勇氣開始,少年,你不知道,古典老師已經放了一個大招嗎?這個世界有一個很偉大的法則叫”世上最爛法則“——當你被文筆所誘惑,所困住的時候,你要清楚:你有權利寫出全宇宙最爛的文章。然后,你就開始寫,相信我,你寫著寫著就會越寫越順,然后在寫作中學會如何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