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月和蘭察大人一同走在蘇州街上,這里是京城內最為繁華的商業區之一,擁有各式各樣的商鋪,包括數家專售西式服裝的店鋪。他們走進一家店內,店內陳列著各種來自西方的服裝和布料。店主熱情地展示著各式西洋服飾,每件都具備利落的剪裁和簡約的設計,十分符合當下的西式風格。李月看得入神,伸手輕輕觸摸布料,感受其不同于傳統宮廷服飾的質感。
蘭察大人站在一旁,看她認真觀察的樣子,忍不住開口問道:“如何?”
李月微微一笑,思索片刻后說道:“大人,這些服飾的裁剪方式和用料都與宮里截然不同。西式的衣物更注重貼合身形,剪裁講究,不依賴于繁復的裝飾,但卻能讓服飾本身更顯端莊和自然。相比之下,宮里的禮服雖然華貴,但穿著不太方便,尤其是行動時顯得沉重。”
蘭察大人點點頭,帶著贊許的目光看向她,輕聲說道:“你的考慮很周到。推行新式服飾,不僅僅是追求表面的變化,更是要在生活中帶來便利和實用性。”
他們離開店鋪后,繼續沿著街道散步,路邊熙熙攘攘的人群里,隨處可見西式裝扮的洋人。蘭察大人若有所思,忽然問李月:“你怎么看待開放西方那些紡織品的通商?”
李月沉默了一會兒,隨后低聲說道:“大人,您說的這些大道理,奴婢確實不甚懂。但在我們村子里,鄉親們用不起官府織造的錦緞和綢緞。那些布料雖美,卻不實用。我們日常穿的多是棉布和麻料,價錢實惠,也耐穿。”她抬頭看了一眼蘭察大人,認真說道,“我想,若是有便宜又好用的布料供民間使用,那該是多大的好事。”
蘭察大人點了點頭,若有所思,似乎在思考她的話。他隨即說道:“你說得不錯,確實需要這樣的布料。你還記得那件給婉寧格格設計的衣服嗎?挺有新意。希望你這次設計的新式服裝能有同樣的效果,既保留傳統的莊重,又加入一些實用性。”
李月鄭重地點了點頭:“大人放心,我一定盡力而為。”
李月帶著在蘇州街采買的西式服裝樣本回到尚衣監,但其他女官們顯然對這些“洋物”興趣缺缺。宮廷服飾向來以錦緞、綢緞為上品,這些羊毛或棉布,在她們眼里都顯得有些寒酸,甚至有些不屑。她們竊竊私語著,認為李月帶回來的這些布料樣式花樣如此簡單,不符合皇家禮儀的尊嚴。
然而,李月卻沒有因為這些議論而氣餒,她決定在設計中將自己的理念付諸實踐。在幾天的反復思考和試驗后,李月在傳統清朝女子禮儀服的基礎上,融入了西方的元素。她大膽地對領子進行了改動,將翻領設計加入了宮廷禮服,使得領口更為端莊而具有立體感,腰身也采用西式的收腰設計,更加貼合體型,既突顯了女性的曲線美,又不失東方的含蓄優雅。
在布料的選擇上,李月打破了傳統,嘗試將棉布、羊毛混合運用,同時用一些輕薄的麻料提升舒適感。這一設計使得服飾不再過于厚重,穿著者行動更加靈活。李月精心搭配顏色,選用更為柔和的色調,避免了沉重感,并加入小面積的刺繡細節來增添典雅感。
幾日后,當她的設計呈現給春可姑姑和其他女官時,她遭遇了預料之中的反對。
有女官皺眉道:“這設計看著倒是簡單明快,但缺了點莊重和威嚴,哪里有皇家該有的氣派?”
“用這些布料實在是難登大雅之堂。平日的禮服皆需上等綢緞和錦緞,這些布料上既無光澤,也無繡紋,這要是在朝堂上穿出,豈不是失了禮數?”
春可姑姑也微微蹙眉,對李月說:“你設計的思路確實新穎,但難以符合皇家的禮儀要求。宮中禮服講究的是每一針每一線的精致和講究,像這件衣服,看著倒是輕便,但似乎少了皇家氣派。”
李月內心有些失落,但并未放棄。她抬頭向春可姑姑解釋道:“姑姑,這些改動主要是為了在保持清朝傳統女子禮儀服飾的基礎上,加入一些西式的剪裁元素。這些布料選用了民間常見的材料,不但更輕便舒適,而且可以讓更多人接受,同時這件衣服雖然沒有大量刺繡,但設計上簡潔大方,可以突顯皇家氣質。”
春可姑姑思忖片刻后點點頭,寬慰道:“既然如此,你再試著在細節上多加些傳統圖案的刺繡,不必追求繁復,只需點到為止,試試看能否將兩者融合得更自然。”
李月深吸一口氣,重整心情,繼續改良設計。她與幾位技藝精湛的女官一起調整圖樣,選擇更加考究的布料,并在袖口和裙擺等細節處添加了傳統的刺繡紋樣,以梅花、祥云為主,意在營造端莊穩重的美感。這樣的細節增添了皇家的威嚴感,卻不至于掩蓋服飾的簡潔優雅。
當樣衣完成并展示在眾人面前時,連最初反對的女官們也不得不承認,李月的設計在保持莊重的同時,確實帶來了耳目一新的效果。服飾整體的輕便和優雅感,再配合上清新細致的刺繡,讓人眼前一亮。
春可姑姑打量了一番,臉上露出贊許的神情,輕聲道:“這次的設計,確實別具一格,既不失皇家氣度,又增添了幾分靈動與舒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