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從未大紅大紫卻因不俗演技獲得頗多影視類獎項的演員,她是在自己熱愛的文藝事業中默默努力的爬行者,她同樣是山區留守兒童們心中最美的小江老師……她是江一燕,不斷刷新著我們對她的認知,將生活過成自己所喜愛的樣子,低調爬行,認真生活。
通過寫一篇關于你的文章,我愿走近你,了解你,從你的經歷中受益。
孤獨又叛逆,堅強而脆弱
對于江一燕的成長經歷,我想可以這樣來形容,孤獨又叛逆,堅強而脆弱。
作為新一代80后獨生子女,江一燕用“孤獨”這個詞來概括自己的童年。父母因為工作關系,常年不在小江一燕身邊,“我從未和父親有過擁抱。”童年時,江一燕更多的是與自己度過。
江南多雨,小江一燕就一個人搬一個小板凳,坐在門前,看雨一整天。放學路上,她扮演老師或同學,模仿他們說話的語氣,自言自語。與生俱來的孤獨感,如影隨形。
這個出生在江南煙雨中看似嬌弱的女子,內心卻有著無比的叛逆和野性。從小看三毛的書長大的江一燕,從心底里渴望自由,渴望流浪。
只為達成一位對自己很好的老師的遺愿,江一燕不惜違抗父命,14歲就獨自跑去北京舞蹈學院附中讀音樂劇。在校期間,更是寫出過許多反叛的歌曲,讓所有老師對她大跌眼鏡。甚至自稱因精神脆弱而談起了師生戀!
中學時,江一燕曾跟幾個女孩組了個少女演唱組合,叫“漂亮寶貝”,名字雖然老土,當時居然還被日本的唱片公司看中,被帶去日本培訓。最后因江一燕無法完成公司布置的艱巨任務——一星期內寫出三四首歌,于是放棄出道解約走人了
回國后心血來潮想學表演,于是去報考北京電影學院和中央戲劇學院。去北影面試那天,江一燕騎車穿過學校門口時,剛好被主考老師,也就是她后來的班主任看到了。
老師果然是老師,一眼就看中了江一燕身上的氣質。最后她是以北舞史上最好的成績考入北影的,和劉亦菲成了同班同學。
童年的孤獨造就了江一燕敏感的內心,向往自由的心境讓她叛逆前行,看似堅強的外表卻擁有著脆弱的神經。可這不完美的成長經歷卻是江一燕后來堅持自我的性格來源,做自己,善于和自己相處,堅持心中所愛。我想,正是這些經歷才塑造出一個完整的江一燕。
娛樂圈中特立獨行的爬行者
自出道以來,江一燕有過不少影視作品,可為什么始終不溫不火?有人說,如果不是把太多時間和精力隨意地“浪費”在了各種文藝事業上,她會火得更快一點,但她是這樣說“我雖然走得慢,甚至可以算爬行,但一直走得很好、很舒服,這就足夠了。”
是的,在娛樂圈里,江一燕就是用屬于她自己的“爬行”方式來走演藝之路的。雖然一年只接拍兩三部戲,其他時間都用在支教、攝影、公益等事業上。但每部戲的每一個角色,她都用心的投入去演繹。
最初,她是《我們無處安放的青春》中清純的一塵不染的周蒙,還因這部戲結識了亦師亦友的陳道明老師,時常能受到陳老師的諄諄教導。漸漸地,她是《南京,南京》里風塵倔強的舞女小江,她是《像火花像蝴蝶》中敢愛敢恨的歌女宋永芳,她是《四大名捕》里美貌傾城,懂得迷魂之術的臥底姬瑤花……
她試過為了去澳洲游學推掉一部大制作電視劇,“那個時候經紀人給我寫了幾萬字的信,希望能讓我改變主意。他覺得我接了那部戲可以掙很多錢,完全可以拍完再去留學,但我已經想好要走了,誰也阻攔不了我。”
后來,那部戲的男女主角都紅了,能想象江一燕經紀人的內心是崩潰的……江一燕還曾有機會跟獲得柏林電影節終身成就獎的老編劇一起走紅毯,結果她想都不想就放棄了,理由是“回家陪媽媽過年”。
“導演都要瘋了,他不理解,你隨時都有機會陪媽媽過年,但跟終身成就獎編劇走紅毯,人生可能只此一次。”當時所有人都來給江一燕做思想工作,各種苦口婆心、聲情并茂,結果呢,她索性關掉手機,直接坐飛機回家。
即使身處名利環繞的娛樂圈,她卻從不陷入其中,而是勇敢做自己,在用心演好每一個角色的同時,不忘學習更多來充實自己。人生路上,她緩慢爬行,用自己獨特的方式活出美麗,活出精彩。
身份多變,熱衷公益
除去演員身份,生活中,江一燕還有很多不為人知的角色,如攝影愛好者、山區支教老師、寫作者、音樂創作人……好友黃渤曾評價她“她干了所有文青該干的事。”
江媽媽是一位女攝影師,在公園負責給游客拍照,“那時的相機是用膠卷的,有時媽媽給游客拍照會剩一兩張,拍不完的話沖洗膠卷時也就浪費了,媽媽就會把相機給我,讓我自己發揮。”
在江媽媽的指引下,江一燕自小學起就師從攝影大師董建成學習攝影,還報名參加了舞蹈班。“當時董老師在我們那邊已經小有名氣了,上課用的機器都有贊助的,但學費還是挺貴的,畢竟把膠卷洗出來要花不少錢,出去的交通費也是自己負擔,所以我媽媽常說,今天你能這么多才多藝,就是因為那時候我們把除了飯費之外的所有錢都用于興趣班上了。”
她始終沒有放棄對攝影的愛好,一有時間就扛起相機周游世界,對于為何開辦個人攝影展,她說道,“一個人旅行的時候,拍拍,一群人被撼動的時候,拍拍。也曾問過自己,為什么如此喜歡攝影?細想,時光易逝,來去無形,又或許,時光凝靜,流逝的是世界和我們。按下快門的瞬間,一切被定格在時光里,不再有熄滅的從前,不再有缺席的未來,于每一天的自己,于每一刻的生命,相遇,即成永恒。”正是這樣一個善于發現美,珍惜美的女子,在攝影道路上留下了獨屬于自己的一抹色彩。2015年,江一燕甚至有作品在美國《國家地理》全國攝影大賽上榮獲唯一一個屬于女攝影師的獎項,其攝影技術可見一斑。
說江一燕文藝到骨子里,不僅因為她對演藝事業的付出,還因為她有一顆熱衷于音樂和文學創作的心。她對多種樂器,都有自己的心得。她曾說:青春無處安放,但音樂可以。
作為歌手,她簽約過鼎鼎有名的艾回唱片,也給音樂才子胡彥斌寫過很多膾炙人口的歌詞。同時,她也給自己寫歌,到目前為止,江一燕發行的專輯有《用愛呼吸》、《星光電影院》、《七月與安生》、《像火花像蝴蝶》、《我不》等等。每一首都很隨性,都很灑脫。關于音樂,她說:演員是演別人,音樂是唱自己。
從帶點小叛逆的《我不》中也能看出,江一燕既能安靜文藝,也能心存對世俗的不妥協,灑脫生活。
作為寫作者,她文筆優美,情感細膩,曾出版個人散文集《我是爬行者小江》,由陳道明作序,并奉上自己的攝影作品。在這里,她將自己定義為不同的角色,記錄和思想自己這些年的奔跑進取,可以說,這也是她的一場尋找自我的心靈之旅。
陳沖曾評價:她像一部精彩的公路電影中年輕的女主角,在浪跡天涯時留下了自己的足跡,也讓那一片天涯改變了自己的人生。
因為一次偶然的拍戲,江一燕接觸到了小嘎牙村,看到那里的生活孩子條件艱苦,還每天翻山越嶺去上學,在心疼的同時,江一燕萌生了幫助他們的想法。
自投身公益事業,江一燕傾盡一己之力。從擔任母嬰平安120行動、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等的愛心大使到發起和參與了諸多公益活動,
對待公益,她說:“如果是真心做的事情,做公益,就不會因為質疑而放棄。”每一年抽出時間去陪孩子們,八年來,江一燕做著很多明星無法堅持下來的事。她和孩子們睡一樣簡陋的宿舍,教他們唱歌跳舞說普通話,建立爬行者基金資助他們到大學,成立愛心支教超市豐富他們的課余生活……她滿懷真心的用自己方式為公益事業付出,用愛溫暖每一個山區孩子的心靈。
感性、善良、灑脫、愛自由、勇敢……從她的身上,我們能總結出太多美好的詞匯,很少有像她這樣有天賦還愿低調努力并堅持做自己的女子。也許不是所有人都能像你一樣活的如此燦爛多姿,但人只要堅持做自己,不斷嘗試,默默努力,人生已然無憾。感謝小爬,成長道路上,你為我照進一道道走出迷途的曙光。
“不做凝固的水,到過谷底,也上過青天,無所謂方向,即刻啟程。”的確,你正懷著這樣的生活態度,如清蓮般一塵不染,如淡菊般靜靜綻放,如白鶴般自由隨性,低調爬行,只過你想過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