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一燕:你有權利,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最近江一燕又被刷屏了,原因竟然是:江一燕0片酬出演,生死冒險77天,驚動整個娛樂圈!


(一)

有人說:她是娛樂圈的一股清流。

的確,提起江一燕,人們第一個想到的或許不是演員,更不是大明星,而是關于她默默支教10年的小江老師身份,以及拿過《美國國家地理》大獎的殊榮。

支教

江一燕似乎是演藝圈里一個很特殊的存在,她拍電影、寫作,甚至跑到非洲去攝影,又每年抽出時間去山區支教。


(二)

大多時候,給別人“貼標簽”已經成了我們認識一個人的捷徑。

演員、作家、攝影師、支教老師等等,是她的多重身份。對于江一燕,但如果非要給她貼個標簽的話,那就是:做自己。

《我是爬行者小江》

江一燕曾在《我是爬行者小江》里寫過這樣一句話:

我的富有是因為我一直只走自己想走的路,做自己喜歡的事。

陳道明在寫給《我是爬行者小江》的書評中說道:

寫一本書來記錄和思考這些年來的奔跑進取,

如同在上一趟旅行之后,下一趟旅行之前,

拾揀滿滿的行李箱,扔掉一些不要的東西,

送掉一些給朋友的禮物,留下一些以后還會需要的,

珍藏一些刻骨銘心的,另外一定還有些東西,

我們可以看到或者看不到,但對你來說已經成為歷久彌堅的信仰。

這是文藝小清新兼才女江一燕的一本散文隨筆,也是她的一場尋找自我的心靈之旅。

爬行者

愛好攝影的她從自己拍攝的上萬張照片中精選為本書做插圖,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呈現了江一燕(昵稱爬爬)的很多面:

文藝爬爬,快樂和悲傷一樣美好;

公益爬爬,愛是這個世界美的風景;

藝術爬爬,幸福著藝術著;

旅行爬爬,把快樂留在心底,把悲傷遺忘在路上;

卷毛爬爬,倔強地成長。

江一燕非常有才情,書中的散文文字優美,字里行間都能體會到作者想要表達的小情緒,有的小文則像詩歌一樣富有韻律之美。

江一燕是名副其實的江小爬,她的“爬行者說”或者“慢下來”的生活態度,也非常值得每天忙于追逐名利的人們借鑒。


(三)

最近,江一燕出演了中國首部戶外探險劇情片《七十七天》,創造了華語電影史上拍攝地海拔最高紀錄,具有里程碑的意義,獲得了整個娛樂圈的力捧!

這部“馮小剛點贊,竇唯作曲,黃渤力挺,江一燕0片酬出演……”的電影到底有什么由來?

《七十七天》是根據楊柳松的作品《北方的空地》改編,而當她得知這是作者的親身經歷時,她坦言自己非常驚訝,想知道到底是什么樣的契機,促使作者走進了這樣一片常人不敢駐足的荒野。

《北方的空地》

北方的空地上,一個人的生死羌塘。

77天,1400公里。

幾年前,著名探險家楊柳松徒步穿越了藏北無人區——羌塘。

《北方的空地》的作者楊柳松以自己孤身穿越這片最后自由之地的經歷為出發,用生動的文字、富于沖擊力的照片,用滿含的激情與深邃的思考,為讀者真實再現了這片神奇而瑰麗的土地。


(四)

江一燕飾演的該影片的人物原型是真實存在的,她就是畢業于中央美院的女攝影師藍天:

她曾在西藏墨脫徒步旅行時為拍攝星空摔傷,導致高位截癱。對于一個天生愛自由的人來說,這無疑是一個致命的打擊。

她痛哭過,絕望過,甚至還想過“自殺”,甚至再也站不起來了!

可就是年輕的她在面對厄運,還能更堅強、勇敢地活下去,用輪椅去看世界,是該有多強大的內心啊!從“地獄”走出來需要的不僅僅是一份巨大的勇氣,更是一種對自己靈魂的極大拯救。

而江一燕用自己的表演去真實演繹了一位完全超乎自己想象的偉大的人物,這次的拍攝經歷,也是她從未遇到過的——極度惡劣的環境,角色演繹的難度,要克服許多體力的極限。

《七十七天》

但她卻說,“這部電影又讓我找到了對電影的初心,因為是享受的,當拍到想要拍的電影,這種初心非常純粹。”


(五)

就像《北方的空地》真正要告訴我們的:

不是要鼓勵所有人都要去冒險,都要去做一個人人景仰的大英雄!其實,只要知道自己內心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就好啦。

黃渤說:江一燕干了所有文青們都想干的事兒!

是的,她用自己的行動活出了真正的自己!

江一燕

或許她用自己證明了一句話:美人不僅美在容貌,更美在風骨,美在靈魂!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