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說到,正當劉婷、曉芳和胡姣從女裝部購物出來,興致正濃,還打算去一樓購買金飾,卻未曾想,曾明卻急急忙忙地,催促著大家離開商廈……
三位美女連同柏樺、武子也都有些不解,但也帶著疑惑,腳步匆匆地跟著曾明離開了商廈……
在奧迪車上,聽了曾明的解釋后,武子、曉芳、胡姣自然也明白了“為朋友著想”的道理。
寶馬車上,聰慧的劉婷,根據丈夫柏樺的暢述,加上近30年對曾明的了解,也很快得出了曾明不想在關鍵時候,給朋友添麻煩,給小人留口實的真實想法。
當劉婷猛然間反問柏樺,曾明是不是我倆的“貴人”,是不是我爸媽的“貴人”時,柏樺猛然愣了一下,然后說:曾明是我倆的“貴人”可以說的過去,但說,曾明也是你爸媽的“貴人”這好像有點牽強了吧?
劉婷見柏樺腦子里還未完全轉過彎來,便解釋說:我倆各自從大學研究生畢業后,分配到省第一人民醫院,就一普通的醫生,相識一年后,結婚生子,新房是我爸媽掏盡平生積蓄,為我倆購置的……
你呢?父親早逝,就你母親帶著你、你妹、你弟生活,經濟狀況是十分窘迫的,這你很清楚……
雖然你我工資比普通職工要高,可你還時不時還拿點補貼家人,后來隨著孩子的出生,請保姆、買奶粉,加上我還在職讀博,一度讓我倆的經濟狀況陷入十分難堪的境地……
幸虧我爸媽每月從工資里,扣出一點錢支持我倆,否則我們還能不能安心于本職工作,還很難說。
新房你我本來打算買在醫院和父母家之間,考慮到上班和照顧父母都方便,結果我爸媽卻堅持新房買在醫院附近,這一決定,確實是方便了你我工作,也方便了照顧家庭孩子,可哪幾年,除了逢年過節去看望了一下父母,我倆還做過什么?
柏樺也是深有感觸地說:夫人,我是遇上了最好的岳父、岳母,倆位老人對我的支持我始終不敢忘懷……
劉婷繼續說:后來女兒長大了,上了幼兒園,你弟弟、妹妹也參加了工作,你我當主治醫生后,手里才慢慢寬馀起來,可工作比以前更忙,責任也越來越大,對父母的照顧就別提了,甚至是節假日要值班、做手術,也難得見上一面……
但哪些年,我從來沒有阻止你去照顧自己的母親和弟妹,一則是離得近,二則你是他們的榜樣和自豪……
夫人,這我知道,你一直遷就、包容著我,我也是從心里感激你……柏樺又真誠地說。
等到三十出頭,女兒已慢慢長大,你又給她報了各種培訓班,說生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你我為了生存,在醫院也是競競業業,努力地把本職工作做好而已,也生怕評職評分上不去,導致工資、獎金下滑……
說白了,你我表面上看,比同齡人好的多,但殊不知,你我依舊處在為一日三餐,兒女培養等各項開支的尷尬之中……
哪些年,你我幾乎忘記了提高醫術、研究病例等業務學習,完全是在吃老本,經濟收入的不上不下,束縛了你我的手腳、也擾亂了你我的心境……
2xx6年股權分置改革的超級大牛市中,曾明最早給我和你,透露這是一生之中難得一遇的機會,可你一直猶猶豫豫,反而是我爸媽聽后,卻毫不遲疑地認定了曾明的想法,完全放心地將帳戶交給了曾明管理……
結果呢?你本可以直接取出剛存入定期不久的兩筆款,跟隨曾明投入股市,可你又聽了銀行業務員的話,先行只投2萬,又后足足等了幾個月,再投入另外的18萬……
投入18萬后,面對忽高忽低的走勢,你神情緊張不已,股價穩定后,你又沾沾自喜,幻想自己做母親、弟弟、妹妹的救世主,擅自找借口讓他們籌措資金,替他們炒股……
不料又恰逢股市階段性的調整,害得他們40萬的資金又被嚴重被套,那時你已經六神無主了,又是曾明關鍵時候替你擔當,而且還承諾給你保底……
最終替我們賺了近3百多萬,其實如果你早聽曾明的話,我們還可以翻一個倍。
但就是這300萬,就像一個定海神針一樣,徹底解除了我們在生活和工作上的顧慮。
我們不再為工作上、生活中涉及到的一些蠅頭小利,斤斤計較,能夠潛心鉆研我們所喜歡的醫術……
我們還買了車,我們也不再,因為孩子喜歡的學科,喜歡的書籍,喜歡的食物等方面而縮手縮腳……
正如曾明所說,“錢是用來壯膽的”,有了曾明為我們賺到的這筆錢,我們才得以在近十年里,在醫術、臨床和論述方面全面得到發展,才得已成為省第一人民醫院的骨干,才得已先后升任為各自科室的主任醫生,也才有了如今更穩定的名譽、地位和收入……
老柏啊!從以上我們所說的各個方面來看的話,曾明難道僅僅是你所講的,“說的過去的貴人”,而不是“真正的貴人”嗎?
夫人,我明白你的意思,其實我也是從心底里面慢慢地,越來越佩服曾明。心里面也非常感謝他為我們所做的一切,我剛才所說的也是隨口一說,請你不要介意……柏樺也是誠心誠意地說。
劉婷又接著說:老柏,你難道認為曾明對“貴人”的定義,就僅僅是指在關鍵時候,給予自己提拔、錢物方面支持的人嗎?
收到大學通知書后,我跟曾明有過一次談話,他就說我是他的“貴人”。
我當時也以為他把我在高中時期給過他的,一些經濟上的支持,所以把我當成他的“貴人”,可他卻搖搖頭,他說是我轉到同一個班,成為同學以后,他有了一個真正的、不能小覷的“對手”,激勵他不再自滿,否則也不一定能考上心儀的京城經貿大學……
曾明把你這個“對手”,當成了“貴人”?柏樺有些不解。
我當時也是有些疑惑,也問曾明。
曾明說:物質上欠缺一點是可以克服的,而精神上的怠惰卻是致命的。
曾明告訴我,是我的突然來臨,讓他意識“狼來了”。他這個長期占據成績榜首的人,感覺到了危機感,也領會到了另一個有著極大天賦,而又極其勤奮的人的學習狀態……
事實上,果真如曾明所判斷的那樣,接下來的三年里,都是我和他互相交替著占據年級的榜首,甚至連總分差距,都很少超過三分的……
但我從來沒有在語文、歷史、政治經濟單科上超過他的,這也許是興趣的偏好不同,但正是這種偏好,才有了差距……
這也正如曾明所說,你我也只是靠技術、靠勤奮生存的人,充其量也算是優秀的工匠而已……
精彩待續……
億萬人中遇見君,緣份二字妙難擋。
貴手沾福輕摩娑,點贊關注加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