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現在,在堅持了差不多9天的時候,我突然間對寫作有了一些心得。是的,在過去的那些時間內,我寫作總是想到哪里就寫到哪里,從來都不打腹稿,寫的內容基本也都是流水賬,而且在寫作的過程中動不動就會卡殼,絞盡腦汁想不出來要寫什么,很是痛苦。
我沒有接受過任何寫作的訓練,所謂的訓練,我就是單純的去練罷了,其實也不多,一天一篇文章,寫著寫著就有感覺了。我總結了下,主要分為以下幾點:
一、寫之前要想好主題。這個很關鍵的,在動筆之前,如果不想好自己要寫什么主題,那么自己寫的文章就永遠是流水賬,沒有任何凝聚力,那真可謂是一篇“散”文了。至于主題怎么定,那就要看自己這一天內有什么想法了。只拿我自己來說,每當我有個什么好的點子的時候,我都會細致的去想一下,如果自己要是寫成一篇文章,結構框架要怎么分呢?然后記在手機的記事本上,這樣慢慢積累,等到要寫文章的時候,隨便翻翻今天記錄的東西,很容易就能找出來一個主題來的。
二、設計一個好的框架。當主題確定了之后,最重要的就是框架了,相信各位讀者也看到了,在上面我提到了一個詞,那就是文章的結構框架。是的,框架這個東西,講道理的說,我現在也做的不是很好,我也在慢慢的摸索中,但是這個技能是極其容易習得的。各位讀者可以從一個簡單的框架來開始,慢慢的分條一步一步的來寫,逐漸的,自己的文章內容會越來越精細化,越來越有層次感,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是要是能達到我這種現在寫文字隨隨便便都能寫個上千字還是很輕松的,畢竟我也只用了九天的時間。
三、填鴨式的灌內容。結構確定好了之后,這就相當于骨架架好了,現在就要慢慢的長肉了。是的,在這一塊上,我主要是寫我的經歷為主,而有些時候,則需要去查閱文獻資料,再將資料整理轉化為自己的語言,或者直接引用,其實差距大部分都是在這一部分拉開的。這個部分的東西真的是要依靠積累才可以做的很好。現階段我的理解還是很膚淺,沒有很華麗的辭藻,畢竟自己讀書太少。
好了,以上就是我在第九天的時候關于寫作的總結。歸根結底,我認為文章的好與壞就是框架和內容,至于主題,有時候也會有一點優勢,畢竟一個好的主題是會吸引很多人點開你的文章。而框架決定了你對這個主題的理解,至于內容,就考驗你真正的表達能力了。
其實好說歹說,寫作這件事情還是要多積累多練習。區區九天時間,我覺得我能夠悟道這些東西我感覺自己也很滿意。現在不禁想起來在自己小學的時候,老師也曾教過我寫文章要先寫中心思想,寫出文章的大綱,其實這不就是我今天所說的東西嗎?這也不能怪自己,如果當初自己什么都明白了,那其他人還有什么機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