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內(nèi)心對自己年齡的認知都停留在什么時候?”這是某天刷微博時突然看到的一條互動微博,當下覺得非常有意思,順手就把鏈接發(fā)到了高中姐妹群里,然后又接著發(fā)了條消息“我18,下一個”。這個群里加上我總共有三個人,我們?nèi)齻€人的革命友誼是從高中入校時就建立了,并且在一次次互抄作業(yè)和一起逃晚自習中不斷升華,以至于至今還廝混在一起,不離不棄。所以盡管我們高中畢業(yè),分別到了三個不同的城市上大學,但是這個群的活躍度永遠不減,很快我就收到了兩條語音信息。
嗯...經(jīng)驗告訴我不要聽,會受傷的,但是叛逆的我還是點開了
? ? 第一條“研究表明少女到阿姨的蛻變是從否定年齡開始的,看看你雙十一囤的防脫發(fā)用品,在摸摸你臉上那所剩不多的膠原蛋白,萌哥清醒點,你3個月前才過完25歲的生日,我還給你發(fā)了200塊錢的紅包,你要是實在不想承認也行,那先把紅包退我吧。”
? ? 第二條“萌哥,我有必要提醒你一下,去年一年大學同學的婚禮你一共參加了5場,同學家孩子的百日宴也參加了3場,這些都說明了跟你一樣大的都可以當媽了,孩子馬上就可以打醬油了,再也當不了別人的小姐姐了。”
? ? 當我聽完這兩條語音時,忍不住口吐芬芳,當下就決定必須要退群,這種朋友留著干嘛?等著給她們隨份子嗎?
? 也是從那一刻起,25這個數(shù)字猶如當頭棒喝一下子把我從18歲的夢中生生拉扯了出來,讓我不得不面對這個事實,我原來是一個已經(jīng)大學畢業(yè)兩年,也工作了兩年的職場女性了,這簡直太不可思議了。
? ? 從小到大一直認為自己比身邊的同齡人都要成熟,但是回想在這工作的兩年里,當面對職場中不公與黑暗時,還是會任性地甩下一封辭職信,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告訴自己“沒關(guān)系我還年輕,什么時候重新開始都不晚。”
? ? 所以再理智再成熟的人,在不想長大這條路上我們都是一樣的孩子。
? 25歲——國際上將它視為青年階段結(jié)束的標志,于我而言我想把它作為一個新的開始,不再逃避,不再任性,但這不代表我會將就,我依然會熱烈地活著,只是我需要一次正式的告別,給25歲的自己,也是給17歲的自己。
? 而這篇文章就是一次充滿儀式感的告別,為了自己那段耿耿于懷的青春。
? 正式講故事之前,想問一個題外話。不知道大家身邊有沒有處女座的朋友,對處女座的評價如何?而我呢,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處女座,所以處女座的固執(zhí)又自以為是,驕傲的同時又敏感自卑,這些特點在我身上展現(xiàn)地淋漓盡致,曾經(jīng)某死黨這樣評價過我:“人家英雄好漢好歹是撞了南墻就回頭了,而我們萌哥是撞到頭破血流,也會故作一副無所謂的樣子并且告訴你,別看流血了但是一點兒都不疼,甚至還有點爽。”
? 17歲的我對星座沒有什么了解,所以當聽到朋友的評價,覺得這說的怎么可能是我,這是分明是個二傻子!但是多年后當我跟別人講起這段時光時,再加上后來對星座的研究,我承認處女座確實有點二,但是我卻二得理直氣壯。
? ? 關(guān)于我的那段青春往事很俗套,跟大多數(shù)情竇初開的少女一樣與一個男生有關(guān)。
? ? 那時的我17歲,身材圓潤,性格豪爽,跟現(xiàn)在的文藝女青年的人設(shè)相差十萬八千里,是一個不折不扣的中二病少女。少年是因為文理分科來到我所在的班級的,他來的那天還在班里引起了不小的轟動,要知道在我們哪所重理輕文的重點高中里,尤其還是理科班,大多數(shù)男生被學習荼毒地都是滿臉青春痘,加上一副厚重框架眼鏡的屌絲模樣,突然來了一個陽光帥氣,身高180+的男生是一件多么讓人欣喜的事情,關(guān)鍵是少年還略帶高冷禁欲氣質(zhì),這完全符合了校園青春小說里男主角所有特質(zhì),所以對他暗生情愫的懷春少女真的不在少數(shù)。當然,這里面不包括我,我說了當時的我是一個十足的裝逼少女,立志要做一個跟其他女生都不一樣的人,現(xiàn)在想想可能也是因為自己從骨子里透出的自卑,越是平庸越是想表現(xiàn)地與眾不同。
? ? 話又說回來,我還是有點內(nèi)涵的,我發(fā)誓我看到的他第一眼時真的沒有什么非分之想。但是還是被冥冥中的緣分安排到了一個小組里,我記得我對他說的第一句話是,“嘿,帥哥叫什么名字,認識一下唄。”
? ? 我本不想這樣的,但還是沒有控制住自己女流氓的氣質(zhì),我真的不是這么膚淺的一個人。
? ? 從我跟少年被分到一個組開始,我就發(fā)現(xiàn)了這個人根本不是大家所認為的那么高冷,不善言辭,他 根本就是一個典型的毒舌精,致力于用各種惡毒的語言來打擊我那脆弱的少女心,還會在我們說笑時嘴角扯起一絲神秘的微笑,用現(xiàn)在的話來說,他丫的就是一個超級大悶騷。所以你們知道嗎?當女生著迷于他那神秘高冷的氣質(zhì)時,我有多么想撕破他那副偽裝,然后用馬景濤的方式抓住那些女生的肩旁使勁搖,再配上撕心裂肺的咆哮:“你們醒醒吧!”
? ? 那個時候我對少年是不屑一顧的,但是命運就是喜歡捉弄我,有段時間我跟他做同桌。記得成為同桌的第一天的,下午最后一節(jié)的自習課,他拿了一道物理題來請教我。
? 哦,對了,忘了說我高中當了三年物理課代表,但并不是因為我物理成績有多好,相反我的物理成績慘不忍睹,只不過是剛上高一時班主任隨便定的,后來大家都知道課代表是個出力不討好苦差事,沒人愿意當,所以我就當了三年。
? ? 不過那天少年問的題,我恰好會,我本來還想小露一手再趁機把他羞辱一番,但是,后來少年問我:“為什么不能怎么想......。”我一聽他的解釋,覺得好他媽有道理,并且十分贊同。好吧最后我就這樣被少年繞了進去,還被他鄙視了一番,說我:“學習不透徹。”
? ? 臥槽,我對此十分不服,我明明原本真的聽懂了,更可悲的是以后此類的題我再也不會了。
? 從那天之后我對他更加沒了好感,心想:這么一個鉆牛角尖的男生,我可得離你遠點。
? ? 恰巧那個時候我們班有個女孩瘋狂迷戀他,此女子是我們班年紀最小的二次元萌妹,性格也嬌嬌氣氣的,妹子對少年的喜歡是赤裸裸的明戀,她總是坐在我跟少年后面的座位,用熱烈又含情脈脈的眼神看著少年,然后又用著甜膩膩的聲音對我說:“萌哥,你不覺得##的側(cè)臉特別帥嗎?”,“萌哥,你覺得我給他起的昵稱好聽嗎?”每當這時我都覺得自己是個大電燈泡,所以我總是找個借口趕快離開這個是非之地。? 后來我也看過妹子給少年寫的情書,是少年主動讓我看的,當然是在我厚臉皮的無數(shù)次暗示下。
? ? 那封信里具體寫了些什么我早就忘了,只是記得女生在信中寫道:感謝時光,能讓我認識你這么好的男孩。
? 那是我第一次如此真實地感受到一個女生對一個男生的心意,也是第一次知道原來他在別人心目中是這么接近完美的形象,“很好”到底是多好呢?為什么距離他這么近的我從來都不知道呢?
? 從那天起我開始重新審視這個坐在我身邊的男生。
不要問我當時為什么要這么做,17歲少女的做事風格是不能用正常人的思維理解的。
我本不是一個矯揉造作的人,但因為你我還是成為了這個世界上大多數(shù)的女生。
? 高二下學期一開學,班主任要求重新?lián)Q座位,并且很民主地讓我們自由組合,少年被萌妹很熱情地邀請走了,而我對此冷眼旁觀,要知道裝逼是會上癮的,姐就是要冷酷到底。
? 其實對于我跟少年不再是一個組這件事,我并沒有多大的感覺,因為雖然我們的距離遠了,但是我們的互動還是不斷的,比如:我每次去收物理作業(yè)時,都會被少年諷刺道我收作業(yè)的方式,讓他想到《功夫》里的包租婆收租。
? ? 呵呵,這能怪我嗎?你們是怎么花式拖交物理作業(yè)的,自己心里沒點數(shù)嗎,我要是不采取點強制性手段能行嗎?所以現(xiàn)在想來,我能當三年物理課代表還是有原因的。
? 又或者少年每次從我附近經(jīng)過,即使我們相隔三張桌子的距離,他也能把手里拿的書或者筆看似不小心,但準確無誤地丟到我的面前,因此我一度懷疑少年是不是偷偷練了江湖上失傳已久的獨門武功——隔空打牛。
? 對于以上少年故意的“找茬”,我也給以熱烈的回應,這種你來我往的方式是兩個人之間的默契,但是這中間一定還隔一層朦朧的東西,只不過未經(jīng)情事的我,從來沒想過要去深究。只是有些事情還是會在某個不經(jīng)意的時刻,毫無預兆地真相大白。
? 很多事情在心動的那一瞬間,就已經(jīng)寫好了注解。
? ? 那是個七月天的下午,天氣燥熱,我因為在數(shù)學上的郁郁不得志,與周圍熱鬧的同學格格不入,于是我在教室的最后一排找了一個靠窗的的座位坐下,跟自己較勁似的寫著數(shù)學題,但實際上在一個小時的時間里我除了一個解字,什么都沒寫,還急出了一身的汗。
? 就在這時,我感到一股潮濕微熱的氣息向我襲來,我下意識的轉(zhuǎn)過頭去看,少年的臉一下子就展現(xiàn)在我眼前,我愣愣地看著他,因為剛剛打過球的緣故,他滿身大汗,連身上的寬寬大大球衣也被汗水打濕了,臉頰也微微泛紅,那個樣子讓我想到了“性感”這個詞。
? 少年在我身邊坐下,又順手在我的頭頂摸了摸,一股濃烈的汗味撲鼻而來,可奇怪的是那味道卻出奇的好聞,但我還是回了回神,意識到我做的位子原來是他的。
? 我知道我如果說我不是故意要坐在那里的,你們肯定不信,但是這些都不重要的,重要的是這一切還是鬼斧神差地發(fā)生了。
? 那天少年看著我那副幽怨的樣子,又看了看我手里空白的數(shù)學練習冊,猜出了我心情郁悶的原因,具體他那天對我說了什么我早已忘記了,我只記得聽完了他那番寬慰我的話,窗外突然一陣涼爽的微風吹來,此前所有的煩悶燥熱都一掃而空,與此同時,我聽到了“呲啦”一聲,那層隔在我們之間的朦朧的東西,也隨之被捅開了。
? 17年來,第一次被喜歡某個人的感覺占據(jù)心頭,所以那天午后的記憶在很多年以后依然很清晰,回憶里午后的陽光籠罩著少年,周身柔和,眉眼溫柔。多年以后我也曾試圖多次用文字描述出那個午后,但都差強人意。
? 從那天起我像所有懷春少女一樣,會不由自主地在所有人群聚集的地方下意識地尋找他的身影,然后再裝作不經(jīng)意地樣子一次又一次看過去,我所有的喜怒哀樂都跟他有關(guān),每天都活在猜測他喜歡或者不喜歡我的悲喜交加中度過。
? 而我跟少年的發(fā)展就好像按照寫好的青春愛情小說一樣,充滿了曖昧,慢慢走向高潮,最后無疾而終,成為自己的一場空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