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從大學離開家,快10年了。
小C不是戀家的孩子。
從
小,小C就不喜歡和爸爸媽媽撒嬌,也很少袒露心事。讀書時就特別獨,仿佛不是個女娃。她性格不強勢,就是倔得死。小學一個人稀里糊涂跑去考試,考完才知道
這是個入學考試,以38名的吉利數字混進了一所中學實驗班,父母一無所知,直到報名中學的時候才被她告知。初中畢業,她偏科嚴重,成績一般。父母要給她買
進一所重點中學,她嫌浪費錢,硬著頭皮繼續在原來的中學讀高中。
種種原因,后來學校墮落成了風氣排名倒數的高中。午休談論的都是年紀草睡了幾個姑娘,隔壁男生胸口的草莓是誰種的blabla話題。 ? ?當然,里面沒有她。
她屬于奇葩的學霸——一個人背著大大的書包,埋頭走路,聽歌,回家睡覺,半夜起床看書吃飯,一直到天亮,然后洗澡去學校。
這樣黑白顛倒地過了一年多,她在整個高中丑得像一坨屎。
小C是個不會快樂的孩子。
這是她偷聽到她媽對她爸說的。
小C 媽媽是一個普通婦女,希望小C不要太努力,讀一所離家近的大學,找份穩定工作,然后結婚,和其他同齡女孩一樣逛逛小店,和自己撒撒嬌吵吵架的小日子就挺好。
“小
時候,幼兒園舉辦背米袋比賽,每個娃娃都要背個大米袋繞著跑道跑,看誰第一。所有小朋友都粘著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又是喂水又是擦汗。只有你,嫌我們吵。一
個人瘦得跟猴子精一樣,背著米袋站在那。哨子一吹就作死地跑,像有人追著你咬一樣,回來一個勁兒喝水,一身的汗,作孽死了咯。”
不知為什么,她媽總喜歡說這件小事。
其實小C記得很清楚。
那時她才三四歲,應該是最早的記憶之一。
(二)
小C前幾日和一個朋友吃飯。
“為什么你的朋友圈要定期刪除?”
她說因為自己有強迫癥。
他問她一會怎么回去。
“打出租車回去?!彼?。
“從這里打車回去得80多吧,為什么不打順風車呢?便宜很多?!八f。
麻煩,她說。
“有什么麻煩的?”
“坐出租車,我和司機就是簡單的雇傭關系,我給錢就行了,安安靜靜。順風車司機常喜歡看來看去,問來問去,便宜個幾十塊錢,還得硬著頭皮和他嘮嗑,難受。”她說。
“那有啥,你不搭理唄。”
“那我豈不是還得忍受尷尬?就想安安靜靜坐車回去。”
(三)
她懼怕愛和期待,它們很重。
這讓她和父母天然不親近,也影響到了小C感情之路的發展,算是人格缺陷的一種吧。
從上大學到異地工作,她很少跟父母主動打電話、視頻,也不喜歡跟他們撒嬌,吐槽,微信回復也往往是他們問一句,她答幾個字。
生性不喜歡粘人。
她媽還好,自己知道找樂子。
她爸就倒霉了,200%老實人一個,希望接近她,卻總有點怕她。
是啊,老了,怕她了。
當然不是怕她身強力壯打他們,也不是怕她不養老。
而是怕她太獨立,怕打擾她,怕她煩。
你啊,努力又自私,生性冷血,不曉得像誰。小C媽媽說。
讀書時候,她靠給人打工養活自己,生活費不夠時,會向父母借錢,再還給他們。
這讓她覺得坦然。
有時想想,真希望父母是一對不負責任的酒鬼或者賭徒。
她會好過一些。
真是混賬的想法。
(四)
很長一段時間里,小C試圖扭轉自己。
留長頭發,做溫婉打扮,和男孩子們頻頻約會,按照他們的喜好養成自己。
無果而終。
其實小C的外表和言談,都算溫和。對外,她有禮有距,只要不侵占自己私人領域,怎么都可以。
她常常想,不知道世界上是否還有和自己相似的人。
隱性的叛逆者。
其實,像小C這種人的生活狀態可以概括成“賭氣”地活著。
或許可以算是一種孤獨的癥候群。
不是“賭”某個人的氣,而是“賭”某些生活、某種觀念,某種時代乃至自己的氣。
永不滿足,永不滿意,永不原諒什么。
所以,他們總是在離開,前行;離開,前行;再離開,前行......
注定漂泊
“賭氣”者,與自由的散步者不同。
前者帶著氣,所以走得很快,很決然,很有力,也很內耗。
而后者已經不計得失,他們在意的是過程。
小C一直很羨慕那些自由的散步者,但她知道現在的自己,還做不到。
就像那個4歲的孩子,她忘記了自己是個女生,忘記了瘦小的自己是否背得動大袋子,不管是否真的發自內心的歡喜,只是一個勁兒地奔跑,奔跑……
因為,賭著一口氣。
顏老師個人微信號:暖心自動販賣機
ID:nuanxinzidongfanmai
不收硬幣,只收真心。投入一枚,暖心文字自動販售。碎片生活,溫暖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