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長的歲月中,我有幸在一個可以讓我自食其力的家庭長大,從而知道怎樣以簡單的食物填飽肚子,怎樣以簡單的食材取悅自己的味蕾。
農村家庭的孩子有更多的機會見到大多數的食材怎樣從一顆種子生長成型,最后放上餐桌的過程。就像每天吃飯一樣自然,對于做飯這件事也水到渠成了。
我家里的菜地分布在房屋周圍,每次到了做飯的點,我都要去逛一圈,然后決定今天這頓到底吃什么才好。4個人的飯一個菜就可以搞定,并沒有什么講究的余地。若是有買肉回來,那就要奶奶操刀,用她一貫的調味水平為我們做出記憶中令人垂涎欲滴的味道。
每次放的炒菜的料都是一樣的,但是每種菜的味道卻是不一樣的。南瓜的清香,四季豆的清甜,青菜的清脆……并不覺得神奇,只覺得理所當然。
所以,當我成長之后,才會覺得炒菜做飯這些事情并不難受,反而覺得容易以及享受,特別是當每次在公司飯堂吃到那些毀掉的菜的時候,更覺得自己做的菜簡單又好吃。
而當你去到家鄉之外的地方,去嘗試了當地的飲食習慣,那些東西也會帶進你的生命軌跡里,或者最終就變成了你家庭中的一道菜。我覺得這是很有意思的事情:你會做的菜里有你到過的地方,以及接觸的人。
所以,我去過自貢,吃過了很多麻辣水煮魚以及干鍋兔,那我就知道了水煮系列的東西應該放什么調料,干鍋是怎么做的;我去過廣東,也學會了在炒菜的時候只放油和鹽,在煲湯的時候只放姜。我希望以后我的飯桌上可以呈現五湖四海的風味,我想那是一個可以喝著酒說很久的故事。
最后特意分享一下,我做的湯《排骨燉茶樹菇》,男友說很喜歡,希望你們也會喜歡。
step1:用清水洗凈排骨,加適量水
step 2:準備一把茶樹菇,然后放在水里浸泡2-3分鐘,去除里面因為晾曬加進去的雜物以及多余的色素
step ?3:清洗茶樹菇,把茶樹菇的帶泥的頭切掉,然后再清洗1-2遍
step 4:茶樹菇放入鍋中,和排骨一起,拍一點姜進去。我一般還會再加一瓣蒜和幾顆花椒,這樣會更香,以及我小時候聽奶奶講蒜會吸收菌類的毒素,哈哈 ?不知真假
然后煲湯到一定時間就可以了,我一般會在開始放一點鹽進去,這樣更入味。用專門煲湯的電飯煲半個小時就可以搞定,如果是砂鍋用火燉估計至少應該要一個小時。
以上就是做這個湯的所有步驟,最后就不放成品圖了,因為沒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