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一百年前的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爆發后,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早已退位而被囚禁,他的爺爺亞歷山大二世的雕像也隨著羅曼諾夫王朝的滅亡而被搗毀、丟棄在大街上(圖1)。然而時過境遷,在2005年他的雕像又重新矗立在首都莫斯科的基督救世主大教堂(世界最大的東正教教堂之一,原教堂在1931年被蘇聯炸毀,蘇聯解體后又于1994年開始原址重建以回復歷史原貌,如今乃俄國宗教中心)一側(圖2),以紀念其改革功績。這座沙皇雕像前后這一廢一立,正如同俄國人對東正教與十月革命的態度變化一樣,折射出俄國對自己以往歷史的糾結與反復,社會矛盾與時代發展趨勢也正在隨著俄國國情的轉變而變化之中。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