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最近很火的電視劇《我的前半生》終于大結局了,開放式的結局雖然不夠過癮,但是卻又留給人一些期許和猜測。
這部劇追到15集的時候,各種關于大結局的公號文章就鋪天蓋地了,了解了大結局,冗長的瑪麗蘇情節不看也罷。
唐晶最終和賀涵走散,在我看來是必然。
劇情中,唐晶獨立、精明、情感潔癖,事事認真到一絲不茍的她,卻錯誤的未劃清閨蜜和男友這兩者的界限。
唐晶對賀涵所有的需求似乎都是因為羅子君而起,如果不是劇情一開始就敲定了兩個人的戀愛關系,別人還以為唐晶只是賀涵和羅子君牽線的紅娘呢。
男人有與生俱來的保護欲望,這種欲望的施展才會讓他感受到拯救一個世界的強悍,而偏偏唐晶不需要。他不僅不需要,還把賀涵冠冕堂皇為他而辭職的謊言當面拆穿,揚長而去。
愛情里不是比誰更強,也不是比誰更有能力。唐晶何必揣著明白裝糊涂,表面感激,背后調查,然后一副看透別人把戲的不屑和鄙夷。
唐晶的精明和較真,是職場的必殺技,但是在愛情里,卻是一把雙刃劍,不是傷到別人,就是傷到自己。
而羅子君不同,她被寵慣了,她自認為應該被寵,值得被寵,就算繁華落盡,一地雞毛,事事依靠著唐晶和賀涵,她也理所當然。
她會主動求助,她會傻白甜似得說出自己所有的困惑和不安,攪得賀涵這個男人為她不安,承受她的不安,最終治愈她的不安。
被寵慣了的羅子君,為了生活受一點必要的苦,恨不得全世界的男人都為他抱打不平。而唐晶,苦慣了,全世界的人就都認為再苦一點也沒有關系。
歸根結底,就是唐晶不夠弱。就像她自己說的“賀涵已經是第一,難道他會跟賀涵第二談戀愛。”她終究成了賀涵第二,看似錯失的愛情,實則結局早就注定。
2
羅子君就像一個會哭的孩子,都說會哭的孩子有奶吃,所以,即使離婚,她也并不凄慘。現實中像羅子君這樣會哭的孩子,大有人在。
我研究生時的室友,剛剛開學兩個月,就接到男友分手的電話。看到她握著電話顫抖的說不出話,我就知道,這份愛,對她的傷害有多大。
后來我們聊起她的這段經歷:那個女孩是她男友的大學同學,畢業后,女孩和男朋友分手,回到家鄉后又和父母發生爭吵,一氣之下,一個人南下深圳。得知室友的男友在深圳的消息,本來并無太多交情的老同學,在異地,卻倍感親近和熟悉。
女孩給老同學講她畢業后的不如意,梨花帶雨。那時女孩還沒有找到工作,就天天等著室友的男友下班,一起吃飯,聊天,排解憂愁。
像極了賀涵起初幫助羅子君的橋段。開始是對方找她的男友,時間久了,男友就牽掛起了對方。男性的荷爾蒙一旦被刺激,就收不住了。
幫助變成了牽掛,牽掛變成了愛情。
可氣的是,那個男人跟室友說“我要保護她,不讓她再受到傷害。”室友問他是否決定好了,他說決定好了,末了還補一句“和她在一起我才知道什么是愛情,我們之前的是親情。”
我聽了心里恨恨的呸了一句:狗屁,非親非故,誰跟你來的親情。
后來那個男人再打電話來,說對不起室友,放不下她。室友像個知心姐姐一樣,讓他跟著自己的心走,而她沒有關系,掛了電話,哭的像流浪狗一樣。
我恨鐵不成鋼的說他作:“你也學那個小三,哭的比她慘,看誰需要照顧?或者干脆痛罵那個渣男,解解氣也行。”
室友說兩樣她都做不到。她自小獨立堅強,遇到委屈也是打碎了牙往嘴里咽的主,不會做那種求人求情的事情,更何況是感情。
她說自己愛恨分明,愛的是男友,恨的是小三,為何要因為小三罵男友。況且,畢竟曾經愛過,又何必因為對方不愛了,就撕破臉。
室友的說辭雖說矯情,我卻欣賞她的獨立、果敢。
只是,不示弱,誰知道你需要保護啊?你把自己包裝的嚴絲合縫,別人以為你是鋼鐵做的,百毒不侵,傷害你一點,你也不會怎么樣;傷害你幾點,你又能怎么樣?
3
會哭會演弱的人,不光能夠情場得意,職場也能夠得意。
記得剛上班的時候,外企的節奏特別快,入職培訓之后就要立刻真槍實彈的上場了。新進員工,犯錯誤很正常,被中層領導抱怨或者向上層領導吐槽也是無可厚非。
可是當時偏偏有個小姑娘,跟別人不一樣。一次項目中,搞錯了數據被客戶投訴,剛被中層領導訓斥之后,就立刻跑到高層領導辦公室哭訴。
她既不抱怨,也不強詞奪理,從頭至尾承認自己的錯誤、坦白自己的能力不足,痛思過錯,保證加強業務知識,還說要找客戶道歉。愣是把中層領導訓斥她的話深刻反思回味一遍,讓我想起《讓子彈飛里》姜文模仿葛優的那段劇情,心里鄙夷卻又不得不佩服人家的表面功夫。
結果是高層領導不僅沒有訓她,還一個勁兒的安慰小姑娘,說她剛進公司,已經很不錯了,值得鼓勵。之后找了中層領導談話,畫風立刻就溫暖起來。那年的年度考核,她的評分在同屆人員中名列第一。
這個女孩弱嗎?一點都不。不僅不弱,她的情商相當高。她演弱,越弱越好,這樣即使錯了,也值得同情和理解。
就像羅子君,她讓全世界都覺得他像陳俊生說的那樣“她什么都不會,也什么都干不好。”可是當她成長起來的時候,哪怕是成長一點點,在她身上看起來都是一個大突破。
4
不管是職場,還是情場,人不能一味的逞強。過分逞強,身上就會長出刺,不是傷到別人,就是傷到自己。
你總是一副“那都不叫事”的樣子,只會顯得別人多余和無能,那人家還留在你身邊干什么呢?你能耐,你都自己來唄。
反過來,弱卻是一種能力。它讓一個能力強的人之鋒芒被遮擋、被柔化、被接受;讓一個能力弱的人之進步被放大,被肯定,被認可。
婚姻里,妻子表現的弱,就能讓丈夫展示自己的大男子主義,主動承擔重體力勞動,對妻子噓寒問暖,照顧有加。男人表現的弱,就會調動女人天生的母性,心甘情愿洗衣做飯,對丈夫吾無微不至。
愛情里,女人表現的弱,男友就會放心不下,下雨天擔心你忘記帶傘,大風天擔心你衣裳單薄,無風無雨也要擔心你是否吃好吃飽。而男人表現的弱,女人就不會無理取鬧,她知道說什么你都回點頭同意,做什么你都會夸獎贊許。
如果說最好的愛情,是讓男人放心不下。那最好的婚姻,就是相敬如賓。生活里要的是能屈能伸。人與人之間,不求圓滑,但求和氣。情感中,不拼輸贏,用心經營。
示弱既不是自卑,也不是怯弱,它是清醒中的嬗變。你愿意稍微低頭,他人就愿意側身讓步,路更寬,豈不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