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周前兩天親自開掉了一位新員工,確切說,還算不上開掉,是試用期不合格,結束合作。
這兩年來,在二線城市做招聘相關的工作,老周越來越有些看不懂招聘這件事了。我說說,您聽聽。
一、海投
所有做過HR的友友們,都會有這么一個感受。你接收到的簡歷,不一定是應聘者真實的意愿,有可能是海投的,有可能是系統自動匹配的。尤其是,看到一個不錯的簡歷之后,就像在相親網上,看到心儀的美女。當打過電話去,才知道人家根本就沒有應聘的意思,空歡喜一場。這種不嚴肅投遞簡歷的行為,實在是讓HR感到無奈。
二、放鴿子
當我們好不容易從千百個人中,取得聯系,約好見面時間。可是到了那天,左等也不來,右等也不來。比約會等情人的滋味還難受。情人雖然會遲到,總歸還是要來的。可是這應聘的大爺們,不一定來。電話打過去,可以得到千奇百怪的理由。比如“天太熱了”、“路有點遠”、“到了你們公司附近,找不到你們公司”、“忘了”等等。同樣是無言以對。
三、敗絮其中
好不容易有人來,那就趕緊開始面試吧。一面試,原來自己的滿腔期待,就會遭到一盆冷水。坐在你對面的人,可能是翹著二郎腿,還不停地抖,也可能是不斷地打著哈欠,一副睡眠不足的樣子。更奇葩的是,簡歷上說是本科畢業,見面一聊,高中畢業。
老周招聘的是翻譯崗位,對人員的要求基本主要集中在語言能力和所學專業上。本來感覺門檻不高,事實上是,有人一看試題,直接就拒絕做了。根本就看不懂試題。
有人就算勉強做了試題,滿分一百分的試題,能得到三四十分。通過測試的人已經屬于極少數。
四、生存的壓力
通過測試的人,只要性格沒有硬傷,基本都會入職。因為這一個流程下來,篩選基數已經夠大的了。進入試用期的人,對于生存壓力的解讀,有完全矛盾的思想與行為。
一般來說,目前新入職的員工年齡在95后,最起碼是90后。他們通常口頭上說有生存壓力。需要交房租,交話費,交通費,生活費等等。老周為了幫助他們解決剛畢業面臨的生活壓力,特意向公司申請的一筆費用,用來預支他們的工資。以便他們能夠安心工作。
而事實是,這些人的家庭經濟情況,要比老周當年家里的經濟情況好太多。他們換個新手機根本不帶猶豫的,中午叫的外賣也比老周吃的好多了。什么復聯之類的大片,從來沒有落下。
他們的生存壓力只存在于口頭,實際上,還沒有斷奶,仍然是依靠父母的巨嬰。
吐槽這些,純屬老周的偏見。只要他們好好干活,一切都不是問題。
五、自我控制能力
問題是他們真的認真干活不?
小曹和小蘇同時入職。兩個人測試成績相差不大,年齡相差不大。小蘇16歲上大學(二本)。小曹上的是三本。(可見老周招聘對高校的要求并不高)。
小曹每天提前半小時到公司,開始學習,干活。小蘇卡著點到公司,開始吃早餐。
小曹每天至少去找她師傅問四五次問題。小蘇可能四五天才會問一次。后來,我慢慢注意,小蘇上班時間中,每天下午2-3點,就打瞌睡。(我們的午休時間是一個半小時),第二是每天都會離開公司出去半小時到四十分鐘。不巧被看到,是在打游戲。
小蘇的語言基礎和邏輯能力是高于小曹的。但是兩個月下來,小曹已經進入狀態,開始為企業創造價值,而小蘇,絲毫沒有進步。
我為什么說這是自我控制能力的問題呢?在離開校園,離開父母之后,不再有人約束他們的作息。這些孩子們的夜晚是非常沒有節制的。就算刷視頻也能刷到12點以后,更別提那些喜歡打游戲的了。直接影響了白天的工作狀態。
我跟小蘇推心置腹地談過幾次。概括地說,沒有職業目標,沒有生活目標。想考研,想出國,想工作,又不知道具體該怎么做,還不跟別人交流。對錢沒概念,沒了就跟父母要。對房子沒概念,只是發發牢騷,埋怨一下房價。對理財和生活規劃那就更談不上了。
不得已,我請小蘇離開了公司。他很遺憾,我也很遺憾。他是我從多少個人里選出來的,到最后還是不合格。
招個新員工,咋這么難呢?!